这个女子

标签:
王亚彬文艺感悟随笔杂谈萨顶顶 |
分类: 闲情杂忆 |
这一切仿佛一个奇遇,多年前的我去上海演出,隐约记得是个与美术有关活动。侧幕望出去,舞台灯光的照射下看见一个比较瘦弱的女子,头戴耳麦,手持金色折扇,身着棉麻般质地的裙装,色彩活泼而不艳俗。这副装扮像是一名歌者,可不断配合出现的动作又让我觉得眼前是一名温婉的舞者。站定,从那端庄的女子口中传出阵阵听不太清晰的唱词,确定了,这是一名女歌者。同时,舞台上投影出这个女子这支单曲的MV,拍摄得美轮美奂,充沛的视觉信息有些应接不暇。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外籍歌者。刚想到这,她的演出结束,像一阵轻烟般飘过我,可惜,捕捉到的只有映衬着灯光这个女子的侧脸。
一日,家中看电视,通常会浏览文艺元素的内容。CCTV音乐频道在弹出界面的时候,我知道我又见到了她,这个在我看来有些“不同寻常”的歌者。整支MV是我在上海演出侧幕看到的那个,音乐像山泉般从四周音响的小孔里流淌出来,环绕并如同漾水般地感觉出现了。独特,有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熏染下的神秘气质与韵律,又交糅进异国电子音乐的强烈节奏感与现代性,朦胧地营造了一种混沌的气氛,从中,不急不燥,乐曲渐收,缓然生出翠湖畔的一株莲花。如梦似幻,当片尾字母升起时,我一如梦醒,也看到一个名字《万物生》。
这个女子的第一张专辑就是《万物生》,它的出现震撼了西方世界里音乐主流的拥趸者,相互间传递了一种对于这个女子的感动与喜爱。BBC的获奖使得这个女子声名鹤起,从而一跃成为国际歌手的排名前列。这些都是夜幕降临后,我独自在互联网上溜达的时候所了解到的。CCTV10,《人物》曾经对这个女子有过专访,提到有网友揭示了她的“神秘身份”。其实,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喜欢就好。专访的所有视频我只找到半集,但获知的信息让我敬佩有加。可能对于搞艺术的人而言,个性和特点尤为重要,既表达了自我,又独树了特有表达形式的风格。再在这种风格下做出一次又一次不同的标签和关键词,让人们不断领会到不同的风采。本身音乐是没有国界,加之语言在旋律的面前显得不那么重要,也就是说她可以通过“自语”来传达对于情感的表达,一切融于歌声。每个人在自己的路上走着,如果时间流失后发觉依旧回到了起点,这还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关键在是否对于此有所察觉和改变。这是专访中这个女子对于个体最大的触动,也许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有今天,这不仅需要的是勇气,还有更多的悟性、灵性与智慧。
11月20号,带着某种从未有过的、“追星族”般的热情,提早一个小时来到这个女子第二张专辑《天地合》发布会的地点。最终在持续站立一个小时十二分钟过后等待到了发布会的开始,八首曲目,现场感到了某种震撼。这个女子从来都是这样的瘦而小巧,可当她开始唱歌的时候,会觉得她像一个小宇宙的爆发,身体里蕴含的无数能量瞬间勃发出来,向每一个在场观众的心灵射去。那种感染力是不可名状的,难以形容的。看着,听着,在想艺术这个事不是那么好做的。这个女子却凭潜心挖掘的民生素材、独具风格的演唱形式以及生动的表演做到了,所以我喜欢。告诉大家,这个女子的名字叫萨顶顶。
我的喜欢是一种超越时空可以做到比较持久的一种注守,感谢要感谢的所有,让我拥有欣赏艺术的机会以及同样可以创造美与极至的职业。
这个女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