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人生

(2014-12-26 01:35:23)
标签: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变法

分类: 成人国学与个人修养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人生

 

20141226日,雷子哥)

 

    《游褒禅山记》曾经在中学课本里收录,我们大部分都背诵过,应该很熟悉。当时,作为中学生,我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对于作者的心志,确实难有深入体会。

     今日重读这篇短文,不仅看到了王安石的人生,同时也看了我们自己的人生。

 

《游褒禅山记》写于王安石34岁时(1054年),是在他在地方官上辞职归乡的时候。距离他的变法事业,还有15年(王安石变法开始于1069年,时49岁)。游记的内容,侧重描写了对褒禅山的深洞的探险经历——进去越深,路越难行,人越少,但景致却更加奇险。作者自己也因听人劝,没能走到更深更险处,就退了出来。遂觉遗憾。从而发出如下的感叹: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怠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我们纵观王安石的一生,发现他的一生确实已经熔铸在这篇短文中了。

     我们不妨王安石提到的三个要素:,来对他的变法事业作个简要分析。    

     志,这一项,王安石已经达到极致了,谁能阻挡王安石变法的志向呢,所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所以这一项,王安石可以得到100分。

    力,王安石的能力也算是顶级了,皇帝被他说服了,给了他充分的支持和权力,保守派被全部打压到靠边站。但是,他在用人,在协调官僚内部的关系方面,确实有很很多不足和失误。话又说回来,优点越是突出的人,缺点也越突出,人无完人,所以这一项,我给王安石打70分。

就是环境(外在的人和物),这个就难了,虽然皇帝是支持的,但官僚阶层中的保守派,甚至自己阵营中的小人,各种社会条件的种种不利,让变法陷入了困境。所以这一项,王安石就难得到多少分了,我给他打30分。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一般的历史书上,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

    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失败了!

    但我想,”失败“二字,用的太草率,太偏颇。这就好像说,孔孟的学术宣扬,在春秋战国时候,没有被各国君主采纳,就说孔孟是失败的一样。

    变法,作为某几项政策,没能彻底贯彻,而被废除,可以说是具体内容失败了。但是这次变法中包含的很多经济变革思想,以及其不畏万难的变法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却十分久远。

    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思想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就是现代的金融理念。金融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显然是及其重大的。由此可知王安石的社会变革理想,是多么卓越,是多么深邃!只可惜太超前了,在当时的大宋实在是难能成功。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的新政,时任农业部长的亨利·阿加德·华莱士,就是受到王安石青苗法的启发,实行了适当的农业经济政策,挽救了美国的农业。华氏誉王安石中国历史上推行“新政”之第一人;华莱士四十年代访华的时候,还到处搜集有关王安石的事迹和资料,并访得其后人

 

其实,不管成败几何,我想王安石的一生当是无憾了,就如他在这篇游记中说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更何况,他的成就还继续在影响着900年后的中国和世界呢!

 

最后,我们也许要反思我们自己的人生,在志,力,物,各方面如何呢?是不是做到了“尽吾志”而可以“无悔”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