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集团中高管人员的述职工作历时4天圆满结束,商业公司、房地产公司和集团中高管和董事会董事都做了述职,这又是一次个人化管理向组织化管理转变的干部检阅,参加述职的中高管人员都感受到欣喜和鞭策,董事长和股东们非常满意。
我述职的题目是“99°+1°,让大家都成功---我的管理之道”,这也是我去年的实践写照。我重点精力放在商贸集团,推动总部和实体组织化管理,卓有成效,中高级管理人员都感受到管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先是上半年总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发生了转变,引起实体的瞩目,下半年实体纷纷学习,整个商业集团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管理竞赛。从年度述职看,总部职能部负责人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实体总经理的水平也赶上来了,非常可喜。
如何实现拥有着自营百货、联营百货、家电、超市等商业零售业务群体的组织化管理提升,我简要做一下归纳总结。
一、
我的角色定位:顾问、军师、导师、组织者、教练、监军
•
如果把管企业管理比作影视制作,我有三重角色:
•
1、协助制片人(董事长)组建影视团队和设计投资方案,督促投资回报;
•
以商业公司为试点,构建面向未来的中高管团队,建立组织化管理体系,完善组织管控和扩张模式,完善利益分配和激励政策等;
•
2、做导演教练,使导演拍出更卖座的影片,让演员、摄影师、剧务、化妆师、制片都成功;
•
引导商业公总经理转变管理观念和习惯,促进中高层管理人员提升管理水平,1+1>2,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成功;
•
3、兼做顾问,教授演技、摄影、化妆等技术方法;
•
教授指导商业公中高层管理人员学习掌握管理技术方法(计划预算、绩效考核、做人的思想工作等);
二、
我的工作方法
•
“99°+1°”,引导督促大家参与思考、决策、执行的全过程,承担责任,提升能力,让我周围的所有人都进步/成功;
•
紧密结合集团战略和日常工作开展组织化管理工作;---计划预算+职能化管理
•
把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和价值观贯穿在管理过程中; ---例会+事件分析点评
•
采用边教边学边干,采取持续改进的方法,改进提升管理;---传帮带
三、
组织化管理面临最大的障碍
1、观念(片面、混乱、僵化、错误)
2、私利(不得罪人、徇私情、谋个人利益、怕风险、权利欲)
3、习惯(固步自封、经验主义、唯我独尊、个人意志)
四、
组织化管理所做的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和价值观
组织化管理与个人化管理的差异对比:
1. 组织围绕计划运转 VS
组织围绕个人转
2. 靠职能管理 VS
靠个人指挥
3. 注重目标效果 VS
注重态度和做
4. 全面担当责任 VS
有选择履行责任
5. 忠于职守 VS
有选择地负责/看人下菜碟
6. 岗位职责说了算 VS
职位高说了算
7. 责任100分制 VS
绩效80%即视同得100分
8. 组织权威 VS
个人权威
9. 严格管理 VS
不得罪人
10. 关注长远利益 VS
关注眼前利益
11. 用工作表现证明自己价值
VS 按以往职位和资历要求待遇
12. 言行一致/言必出行必果
VS 言行不一/说的多做的少
13. 自觉主动开展工作 VS
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
14. 团结协作/共同成功 VS
本位主义/个人英雄
15. 中高级管理者注重管人 VS
中高级管理者注重管事
16. 管理成效来源于管理者尽职尽责坚持不懈 VS
管理成效来源于管理技术方法
(二).管理改进的理念和方法
1.
1+1>2/提高合作力的方法:导演+指导+激励=让下属/合作者都进步/成功;
2.
提高执行力的方法:执行力=责任心+作态度+能力。只有提高了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不断解决工作问题,就会锻炼提高能力;
3.
提高责任创造力的方法:职能管理 80-90%责任在部门,
10-20%责任在领导;
4. 明确管理者职责的方法:
10%个人做事,20%计划考核, 20%组织协调, 50%指导/培养下属成长;
5.
证明责任心和价值的方法:注重目标效果,把工作达成目标,做出效果来;
6.
提高执行效率的最佳方法:上级事先把要求列入计划,让计划执行者和监督者都知道,由计划监督者监督计划执行者的执行情况;
7.
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管理技术工具只占10-20%的作用,管理者辛勤实践和坚持不懈地努力占80-90%作用,不付出辛苦的努力,再好的管理技术工具也发挥不了多大的效果;
8. 脚踏实地的方法:坚持
“先付出后回报”,“先严格后宽松” , “先加压后减压”, “先眼前后长远” , “重做不重说”,“倡导与要求分开”
”,“战略远景与资源能力结合”等原则 ;
(三).组织化管理推进的工作
上半年组织化管理的工作
1.
商业总部学会使用计划管理工具,使计划成为工作牵引力;
2.
商业总部学会使用考核管理工具,使绩效考核成为工作督促力;
3.
商业总部中高管人员学会运用面谈方式,达成上级对下级的指导和上下对工作任务的认同;
4.
商业总部中高管人员学会运用会议工具(例会、述职会、计划绩效面谈会),使大家展现自我,获得公平公开公正的信息;
5.
商业总部运用绩效考核在过程中不断督促,提高效率和目标达成率;
6.
商业总部考核与薪酬挂钩,奖优罚劣;
7.
商业总部开展部门之间竞赛,比学赶帮超;
8.
树立集团的管理正气,消除人情重、和事佬、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积极主动、管理不严格、等靠要等现象和习惯;
9.
商业公司组织化管理的成效被董事会认可;
10. 引进房地产公司总经理;
下半年组织化管理的工作
1.
督促商业总部领导自觉履行审核计划职责,把工作要求纳入计划管理,避免领导随意提要求发指示,打乱既定计划;
2.
引导商业总部领导运用周例会/绩效面谈会督促计划工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3.
引导商业总部搭建领导班子,商量工作,分享信息,分工负责,共同承担集团领导责任;
4.
向实体推广绩效考核、绩效面谈会等管理方法,传授经验,促进实体管理水平提升;
5.
积极想办法,群策群力,应用绩效考核手段督促实体采取有效措施,扭转了上半年拖欠任务的局面,顺利完成年度经营指标;
6.
推动建立经营骨干人员培养体系和管理措施;
7.
商业公司初步建立面向战略目标的利益分配机制,落实提高薪酬水平;
8.
落实集团部分高管人员的薪酬定级和激励措施;
9.
引导完善集团三层组织架构(控股集团、业务公司、下属实体),划分责任体系;
10.
与6家猎头公司合作,为商业公司引进了业务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长、董事长助理、培训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为构建核心队伍奠定基础;
11.
思考商业公司组织变阵,探讨面向战略的矩阵式事业部制的管控模式;
(四).组织化管理尚存在的不足
1.
领导是影响集团组织化管理转变的关键点:虽然商业总部的各级干部学会应用组织化管理工具和方法,但是管理思想和工作习惯还没有转变过来,只要不严格督促,行为习惯还会回到原来的轨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最高领导带头,各级干部层层督导,不可懈怠,要不断深化转变思想的措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2.
原有习惯阻碍组织化管理深化:在商业公司还是按照原有习惯编制计划预算,结果计划预算还是两张皮,没有充分合拍;经营任务下达方式;
3.
商业公司实体的组织化管理刚刚开始:商业公司总部与实体的工作习惯还没有转到计划预算上来,检讨工作还是就事论事,没有紧密围绕着计划预算;
4.
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等没有融入组织化管理中来,对组织化管理认识感受不深,也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参与计划制定,没有参与对直管干部的考核);董事长的言行会随时打破组织化管理体系,引发集团管理方式的摇摆和各级干部信心的动摇;
5.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没有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没有重塑,力资源部长、培训经理到位后会进入正轨;
6.
关键岗位的人员还没找齐:百货总经理、物流中心经理、营销经理、公关宣传经理、商业开发经理、超市生鲜熟食主管等关键岗位还没引进,要继续进行;
在2009年商业公司和房地产公司双双超额完成经营任务,我没做什么事,也没做多少事,可是整个集团上下都感受到组织化管理带来的变化,中高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大家分享成功/进步的喜悦。
我在述职时说:“在取得的成绩中,99%是大家的作用,1%是我的作用,让大家都成功就是我的管理之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