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流拍秋叶的体会

(2004-10-17 15:49:50)
分类: 色影匆匆
看到吃坛不少童子拍了许多秋天的色彩,如果稍加留意方式方法,就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秋色撩人,秋叶迷人,看到北方的秋叶,令人心旷神怡,更有种刹那间头晕目眩的震撼的喜悦,为了她,我们一辈子努力去寻找也值得,闲话扯远了,言归正传说摄影。
    
    北方山区的秋色是漫山遍野,色彩一片,看着激动不已,拍下来除了色彩外,却没有了亲眼所见赏心悦目的感觉。或许会有人感叹,我亲临现场,怎么没有看到这般美景呢?这是摄影师的审美、机会的把握和摄影技术方法应用所致。
    
    经过几次秋叶的拍摄,慢慢悟出一些方法,班门弄斧,说说拍秋叶的体会。
    
    满树的秋叶,片片簇簇,在风中摇弋,很难捕捉、把握最美的一霎那,也不容易看到晶莹剔透的叶脉枝理,经过几次实践,我的体会是:拍摄美丽的秋叶关键在表现力。
    
    1、拍远景不如拍中景,拍中景不如拍近景:
    
    拍远景就容易出现色彩一片,没有细节,枝枝叶叶不分明,没有立体感,也很难有锐度表现,表现力不足;
    
    拍中景能兼顾一些色彩和细节,立体感不突出,表现力仍不足;
    
    拍近景能兼顾色彩和细节,突出局部,突出质感,局部树叶结构、色彩的布局,能展现秋叶的魅力,表现力强,正所谓一叶知秋;
    
    2、顺光不如侧光,侧光不如逆光:
    
    顺光拍摄,色彩一片鲜艳,缺乏立体感/质感,表现力不足;
    
    侧光拍摄,色彩与光线组合,秋叶表现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轮廓清晰,质感强;
    
    逆光拍摄,色彩与光线组合,光线为主,秋叶得叶脉纹理分明、质感强。树影之间,层叠的树叶,光影的强弱,构成强烈的局部震撼的效果;
    
    3、运用大光圈,长焦距:
    
    这是基于照相机的原理所使用的摄影的基本手法。
    
    运用大光圈能清晰前景虚后景,目的还是突出前景,表现局部秋叶的纹路枝理;长焦距是将中远景拉近,景深短也能起到清晰前景虚后景作用,同时运用大光圈和长焦距,可以避免同地形地物的障碍,摆脱空间位置限制,发挥你的拍摄优势;
    
    4、使用三角架、大口径镜头和高速度胶卷:
    
    秋季多风,片片簇簇的秋叶,在风中摇弋,很难捕捉。山沟里小溪边,往往光线忽明忽暗,反差大。要想稳稳地捕捉美丽的瞬间画面,尤其在阴雨的天气,色彩饱和度高,但是光线反差大,总体光线亮度偏低,需要使用三角架;
    
    另外,对付光线不足的风中摇弋秋叶,仅靠三角架还是无济于事,大口径镜头,如1.4、2.0、2.8mm口径的镜头会帮你一定的忙;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400度、800度的胶卷或许更能帮你忙,拍摄局部景象,高速度胶卷颗粒粗的特点不会很明显,影响照片质量;
    
    这四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你就会大大改进拍摄秋叶的效果,人人都能拍出比较满意的秋叶图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喜欢泡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