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水厦门

(2024-11-14 21:31:56)
标签:

旅游

随笔

杂谈

点水厦门

 

张珏成

 

112日是此行的最后一日,我们预定次日一早离开厦门,各自返家。因此,这天安排是车游海滨、游艇观海、登大嶝岛、观赏鼓浪屿,日程比较紧张。我们还是选择了当地一日游的旅行社负责日程安排和实施,相当于定制旅游。

厦门是我最向往的城市。在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读了《小城春秋》,虽然现在已经全然忘记了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但我记住了厦门,记住了鼓浪屿,记住了日光岩。我知道,因为时间紧张,完全不可能在静幽小路领略厦门的淡雅,也不可能赏玩鼓浪屿的风情,甚至都不可能去体会海浪拍击,只能是蜻蜓点水般地游览厦门。即使如此,我也心满意足了,毕竟夙愿得偿,已经一解相思之苦。

一大早,我们就搭乘上旅游公司的车,前往厦门的七彩滨海路。

在美丽的海滨,我初次体验厦门之美。这里的风景似染如画、如锦缎堆叠,天蓝、水碧、云白、树绿,远处的岛礁色泽深黛、静穆横亘,岸边的黑赭色岩石傲然卧水。我感觉到宁静,感觉到超脱,感觉到忘我。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辞描述,这种微妙只能意会。想来,坐在海边发呆是一种极美好的体验。

乘游艇观海,别是一番感受。马达咆哮,游艇放肆地驰骋,海风劲吹,飞沫溅射,激情在胸中呼应着波涛鼓涌。看着厦门海岸,在湛蓝和碧清的底色上,山峦黛绿,高楼拔地耸立,蓝色的玻璃幕墙和白色墙面交相辉映,造型别致的海峡大剧院外表依稀,红色“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隐约可见。

我感觉,厦门海岸景色略逊于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湾,相较于上海的陆家嘴亦不遑多让,虽然很美,但似乎少了和谐和旋律。记得有建筑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信哉,斯言!

航行到游览区海面的边缘,船长关闭了马达,任凭游艇漂浮,让我们眺望对岸的金门岛。其实,在这个距离,如果没有高倍望远镜,也就只能看到大、小金门岛的轮廓,视力好的人,或许可以真切地看到连接大、小金门岛的大桥。

船只浮动,思绪游荡。在依旧是两岸对峙前沿的厦门之海面,我深切体会到和平之可贵。遥想炮击金门的年代,绝不可能在这里的海面游玩。船长说,在对岸金门岛的另一侧,也有和我们这边一样的标语,只是颜色是白色,用语不一样。在滨海路,导游也如此告诉我们。我想,我们的标语以前应该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时至今日,为了压制对方的气焰,我们的标语改称“统一中国”会更有力。

大嶝岛曾是炮击金门的前沿阵地。如今,昔日的前沿阵地改为旅游景点,建有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本以为在这里可以更好地观看大、小金门岛,到了才知道我又错想了。炮群阵地怎么会没有掩体呢?战地观光园中象征性地摆放了炮,但不是原来的加农炮、山炮之类,而是舰艇上拆卸下来的一些机关炮。站在炮位处,视线完全掩体挡住,什么也看不到,别说对岸了,连这边的海面、海岸也看不见。印象深刻的当年炮战纪念物,只有广播台的喇叭,现在叫做“世界之最大喇叭”。

现在,厦门市正在大嶝岛建造一个新机场,翔安机场。

下午,从国际邮轮中心乘渡轮,前往鼓浪屿,进行这次出游的最后一个日程。渡轮行进在鹭江之中,两侧风景美不胜收,无须一一评说。

鼓浪屿很小,不到2平方公里。鸦片战争后,英、美、西班牙三国在此设领事馆。抗日战争时期,为日本占领。故此,鼓浪屿保留着千余幢风格各异的建筑,其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因为鹭江之名,我本来以为,鼓浪屿与上海的崇明岛类似,是一个部分在江中、部分在海里的岛屿。后来,查了地图和资料,才知道鼓浪屿是一个彻底的海岛,鹭江是其周围的海面,并非真正的河流。而厦门市的发源地为厦门岛,也是一个海岛,而且面积并不很大。经过填海造地,厦门岛连同鼓浪屿,其面积也才158平方公里,算是中小海岛。

渡轮停靠的内厝澳码头在鼓浪屿西岸。沿着岸边道路走过美华沙滩,鼓声洞近在咫尺,这时有人提议,“到鼓浪屿,应该看的是历史建筑,游览小巷子。”于是弃了岸边道路,转而登山,择路走向日光岩。

等到了日光岩,入园望去,似乎高不可攀。大家估谋着,还需要保存体力,于是放弃了攀爬的念头,钻入小巷。一路上,看到不少具有世界不同地方建筑风格的房屋。有的可以进去参观,如果其被设为博物馆之类,有的只能看看外表,如锁门的、有机构使用的建筑。天色渐晚,光线阴沉,走在小巷里,看着历史建筑,陈旧气息透入心肺,不禁感觉到历史的厚重。

华灯初上时分,到达渡轮返程的钢琴码头。我们看到对岸厦门岛的夜景,一种小兴奋油然生出。灯火装饰下,高楼璀璨晶莹,色彩绚烂,玻璃幕墙投射夺目画面。大家纷纷拍照、留影、合影纪念此行。

在渡船上回望鼓浪屿,一派灯火通明,彷佛一个元宵节的大彩灯。

从轮渡码头出来,中山步行街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两旁店铺灯光如昼,喧嚣甚上。

我们所见之厦门,已然一派大都市气象,雍容大气,热烈奔放,全然不是想象中的小城故事,幽然文静,气度优雅。也许,有两个厦门也未可知。

 

厦门点水,自然也有一些照片,展示如图112

点水厦门
点水厦门
点水厦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游览永定土楼
后一篇:吃了一顿午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