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献
(2024-10-13 09:19:49)
标签:
历史科普文化收藏随笔 |
西夏文献
张珏成
西夏文献不是一个苛刻的、非常严谨的概念,它是指所有与西夏王朝有关的文献,包括西夏文书写的文献、西夏人或西夏境内形成的文献(不一定是西夏文书写),可能是纸质或其它实物如石刻及其拓片。当然,核心的西夏文献是西夏文书写的历史事件记载、官位制度、军事制度、法律典籍、皇帝起居注、奏疏表章、官方文牍等文献。
清代嘉庆九年(1804)在凉州(今属甘肃省武威市)大云寺,武威学者张澍发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俗称《西夏碑》),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被发现的西夏文献。之后,又出土了一些西夏文物,发现了一些西夏文献资料。
1908年,在额济纳河下游接近居延海的西夏古城黑水城(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遗址,俄国探险家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тр Кузьмич Козлов)发现并发掘了三千余件西夏文、藏文、蒙古文、汉文的文物,其中包括仅存的西夏文-汉文双语的《番汉合时掌中珠》,这是一部珍贵的西夏文-汉文对照的双语字典。以后,通过对《蕃汉合时掌中珠》的研究,才知道西夏文字的构造和字义。该文献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该研究所是世界知名的东方学文献收藏和研究中心,其中的“敦煌特藏”、“黑城遗书”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