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堕甑不顾的启迪

(2024-03-04 22:35:41)
标签:

文化

教育

情感

 

堕甑不顾的启迪

 张珏成

 我以为,情绪控制和待人宽容有一个心态的基础,其中一个心态因素是正视现实。

我以为正视现实,首先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现实,其次是找原因,分析责任,最后才是批评责任人。在通常情况下,批评别人可以免去不做。

这里转述一下“堕甑不顾”的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人叫孟敏,是山东巨鹿人,客居在太原。有一次,孟敏拿着一个甑行走,甑是古代一种陶制容器。在路上,孟敏不慎,甑脱手坠地破碎了。但是,他竟然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孟敏的事被郭泰看见了,感到有点儿惊奇,因为一般人都会看看甑的破碎情况。郭泰是当时的名士。于是郭泰叫住孟敏,问他为什么对甑的情况不管不顾。孟敏回答说:“甑既然破了,再看它,有什么意义呢?”听了孟敏的回答,郭泰觉得他很有见识,以为如果孟敏经过很好的学习,一定会取得较高的成就。郭泰就建议孟敏去游学。后来,孟敏果然如郭泰推测那样,成为有学问有名望的人。

堕甑不顾后来成为汉语成语。据有关成语词典的解释,堕甑不顾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也用于形容一个人拿得起,放得下。

但是,我对上述解释不以为然。

我以为,堕甑不顾比喻毫无保留地接受既成事实,正视现实。

我从中得到的启发就是:不管什么事情,是东西损坏了也好,事情办砸了也好,总之,结局既然已经如此了,怨天尤人地抱怨、有据有理地批评、或者无理搅闹地指摘,都无法改变现实。因此,抱怨、批评、指摘都于事无补,都是不必要、浪费时间,并且伤害他人的做法,也影响自己的心态、情绪。不如静下来,缓和一下心情,想想接下来应该做什么,然后,该干嘛干嘛。

如果确有必要寻找原因,分析责任,那么,也要在静下心,情绪调整好之后再做。如果真的责任在他人身上,那么,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委婉地告诉他,千万不要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