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球访谈:荣令睿谈比亚迪困境能否反转

(2012-10-01 21:17:39)
标签:

汽车

里昂

比亚迪

荣令睿

股票

分类: 企业分析

一石激起千层浪。

9月25日,里昂证券分析师乐天虎对比亚迪2012年及2013年盈利预测分别降低至4300万元人民币及6500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2012年全年盈利预计倒退97%。引起市场热议的是,乐天虎同时将比亚迪股份目标价调为0.41港元(报告全文请见http://xueqiu.com/4649792187/22265971),而9月24日比亚迪股份收盘价为15.26港元,这意味着目标价比股价得97%。

无疑,比亚迪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处于困境之中。里昂的评级是否客观?荣令睿在雪球发文《里昂对比亚迪0.41元的沽售评级不是打自己的脸么?》(请见http://xueqiu.com/1471745203/22265280)

但基于评级的争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看待比亚迪当前的困境?比亚迪何时困境反转?比亚迪的安全边际在哪里?比亚迪的未来又将如何?

雪球此次邀请到荣令睿和大家就这些问题一一交流。

访谈时间:9月28日(周五)14:00-15:00

 

访谈记录:

 

阳自东来: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比亚迪2009年股价最高88元,不是已经验证了里昴上一份报告估值的正确性了吗?此一时彼一时,反倒更应该探讨比亚迪的财报是否提供了正确信息。

大道至简-荣令睿:

里昂在14港元给出8港元的卖出评级,是2008年给的,在88港元以前;给出的98元买入评级,是在到达88港元最高点后给出的,比亚迪却跌到现在。其实那篇文章讨论的重点不是在于其股价的判断,我分析的是他对业绩的预测,也是非常的离谱。

 

小茗: 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请问在您眼中比亚迪究竟应该定性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汽车制造商?新能源企业?基于电池的纵向制造业扩张的企业?或者其他。

大道至简-荣令睿:

预测未来只能是具有可能。比亚迪更有可能成为基于电池的新能源企业。现在还是要把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油电混合、插电式双模电动车、纯电动公交车等),个人判断其汽车业务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二次充电电池、手机配件及组装等业务的占比会降低,资源也会相应的倾斜。

 

小茗: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您认为电动车的前景如何?未来需要突破的点主要是哪些?

大道至简-荣令睿:

王传福看的很清楚,并在2年前进行了战略调整。纯电动车用于公交等领域,比如出租车E6、电动大巴K9,经过这两年的努力,目前表现出转好的趋势,并具有较好的前景,公交领域政府补贴容易,相对于对于个人市场来首,补贴力度要大的多。

对于个人市场,主要是不插电的弱混和插电的油电混合动力车,这样不受单次充电行驶里程的限制,其前景已经很明朗了,丰田等已经卖了几百万辆。就我国市场,突破点一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充电设施的建设;二是国际油价的变化,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油价还在90美元/ 桶,要是经济转暖,我国的油价超过的10元甚至15元,达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势时,混合动力车发展将突破,到时候充电问题也将逐渐解决,老百姓会有充分的聪明才智。

对比亚迪来说,重要的是把弱混和插电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做好,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淡定的雪球: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您预计比亚迪业绩大概什么时候能 触底回升?

大道至简-荣令睿:

王传福长远的眼光和对技术追求,让人佩服。没有技术恐惧症,自己来进行技术突破,在我国的汽车行业里是不多的。比亚迪在2009年接收美的三湘客车“烂摊子”,很快就推出了销量全球第一的电动大巴K9;并且推出自主研发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只有不到10年的车企做出的。王传福功不可没,尽管他可能存在其他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问题,但瑕不掩瑜。

 

时光追神马: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比亚迪管理怎么样呢?之前IT的管理是比较差的,但是因为其高毛利的问题,管理的问题并不是很凸显,但是进入汽车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中,个人认为,不仅是战略方向,激进的发展模式,更瓶颈的发展将来自于管理。

大道至简-荣令睿:

管理的问题,由于我难以深入到企业,不好判断。从观察者的角度,反过来看,比亚迪IT也是从零到全球前几名,就算存在问题,也应该不是太严重,特别是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必须过关,诺基亚等企业才会选择它并进行合作。

现在比亚迪在技术管理、成本管理方面,仍表现出明显的能力,推进技术突破,控制汽车制造成本等;但在渠道、品牌、客户关系等方面,做的不足甚至很差,别说各媒体会有这种评价,我们普通消费者也是这种体会。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确需要更好的管理,并且管理能力的要求也要更全面,现在是个瓶颈。

 

billdng: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您如何看待此次副总裁离职对比亚迪的影响?可否看作是王传福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

大道至简-荣令睿:

离职的具体原因现在弄不清楚。你说的战略调整,也没有看出来,我们持续观察下,看后期会有什么动作。杨龙忠主要负责IT业务,但预计IT业务在比亚迪收入中占比还会进一步缩小,IT部门在比亚迪内部影响力也在变弱,却是事实。

 

做自己喜欢的-WJ: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你怎么看待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对比亚迪竞争力的影响?管理层做了哪些应对措施?

大道至简-荣令睿:

人工成本对低端、技术含量不高的制造业影响很大,中国的人工成本上升,就有可能迁移到东南亚、印度、非洲等成本更低的市场。人工成本上升对汽车制造的有影响,但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比如大规模的本地市场、配套行业的等,分析一下看欧美、日韩汽车的制造业的迁移情况,汽车制造业的国际转移速度,要远低于低端制造业的转移。我还不怎么担心人工成本对比亚迪影响,中国的劳动力规模庞大,并且由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转移的趋势,中高端制造业劳动力紧缺的局面预计短期不会出现。比亚迪最近推出的速锐,市场价能卖到10万元以下,成本优势还是很明显。

 

做自己喜欢的-WJ: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比亚迪在A股IPO融资额只有14亿。请教一下比亚迪在A股市上市出于长期和短期的哪些考虑?

大道至简-荣令睿:

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时A股上市新发行股份不到4%,融资额很小。可能是出于不愿意稀释股份的原因,也可能是为了上市后高管在A股套现,现在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行者2013: 回复@大道至简-荣令睿: 这个问题当时就说过了, 是BYD为了回报深圳,如果再多发行一点就必须到上海上市了。

 

 

淡定的雪球: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比亚迪和上汽在电动车和油电混合方面有哪些差距?

大道至简-荣令睿:

纯电动车,要是上汽采用的是A123的电池,总体技术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荣威E50到现在并有经过大规模的运营的检验,所以并不好说,而E6经过了几年总里程上千万公里的检验。

油电混合方面,这个最好等到明年比亚迪推出“秦”后再比较,比如纯电里程、百米加速时间、综合油耗、价格等。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比亚迪的成本和价格会远低于上汽的。

 

周1976: 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为什么您看好BYD?其手机配件业务受制于苹果等客户,利润率不可能高。传统汽车制造业市场竞争很充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很大,而且其技术变革也很难预料。BYD的财报利润为何如此少?巨大的资本开支在未来是否一定能见效?

大道至简-荣令睿:

我看好,是认为其具有成为我国大型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可能,甚至可能走出中国,出口海外。比亚迪不成功的风险也时时存在,成为平庸的公司也有可能,我并不盲目乐观。你说的风险的确都存在的。这类公司的收益增长并不稳定,投资这类公司风险,要远高于一些依靠品牌的消费品。

手机配件等业务,将对比亚迪越来越不重要。传统汽车领域毛利率低,但市场巨大,远比比亚迪电子的市场空间大多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越来越明显了(但不是绝对),纯电用于公交领域,不插电及插电的混合动力车用于个人消费领域。

 

billdng:对@大道至简-荣令睿 说:您认为比亚迪的合理估值是多少?

大道至简-荣令睿:

我的思路,对于冲浪型的公司,估值不要太乐观,他有可能成为大型的公司,也可能沦落为平庸的公司。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短期的市盈率都没有太大的意义(这也是我批判里昂证券的原因)。我绝对对于比亚迪,以净资产考虑,给于适当的溢价就可以了。

风凉石: 回复@大道至简-荣令睿: 对比亚迪的估值,我认为可以这样考虑,首先把它当一家传统的自主汽车按市净率去考虑,可以对比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然后再考虑手机配件业务安持有的60%股权,差不多30亿至40亿,再给他的二次充电及新能源估值,给予一定的溢价就可以了。

大道至简-荣令睿: 回复@风凉石: 同意。我估值估的更粗糙些。

 

(注:本人持有比亚迪股票,不能保证观点客观中立,本访谈不作为投资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