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自己说他们那儿是文化沙漠,作为大陆人要小心,这话可听不可信,你一当直,就真成了表哥。《岁月神偷》观后,你会明白所谓沙漠云云,那只是人家香港人自谦。单就电影而言,如果香港是沙漠,那大陆就是火星。
这是部有意为之的文艺类型片,有点像超级模仿秀,众多经典文艺片的通用桥段被复制到情节之中,难道导演罗启锐看过唐骏大传?相信“我的复制可以成功”。但模仿并没有伤害真诚,包括白血病哥哥端着玻璃杯喝水期间突然咳血而亡这样恶俗的死法,你都不忍心说导演SB。这是部专为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香港人量身定做的文艺片,心灵按摩手法之纯熟,不输捏脚店里的足疗小妹。作为大陆同龄人,观后感里有一份掩不掉的羡慕,类似的艳羡也曾出现在〈海角七号〉观感中,生于同时代的大陆观影者,怎么没人为我们拍出如此慰贴心灵的电影?何其不幸乃尔。相较而言,那部催泪瓦斯似的唐山大地震实在是恶俗至极。
说岁月神偷超级NB有点夸大其辞,整部片子更象是中年男导演用电影语言补写的一篇成长日记,选择性记忆屏蔽掉了悠长岁月中那些与美好无关的东西,所有的人和事都透着古典美:父亲是沉默而坚强的,母亲是慈爱而精明的,十六岁的大儿子是品学兼优的,八岁的小儿子是玩劣聪慧的,连仅有的一场恋爱都是钻石一样纯静而灿烂的初恋。
感觉最近香港电影人热衷于集体怀旧。前几天还看过一部纯港片《打镭台》,梁小龙主演的老年功夫片,跟这部片子有点异曲同工,岁月神偷,英雄迟暮,伤感阵阵,却并不悲戚可怜。从生到死,从小到大再到老,岁月把我们每个人的一切都偷走了,“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这是电影推广文案,相当煸情。四十出头的导演能拍出这么一部与飞逝的时光有关的电影,留下一点让我们这些同龄人感动的鸿爪雪泥,何为牛人,这就是;何为意义,这就是。
和电影名字同样牛的,还有男女主角,任达华和吴君如,这二位的演技实在了得,出神入化对他们而言不是形容词。DVD访谈区里吴君如说她特别喜欢“岁月神偷”这个名字,每念一次都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拉。她说如果早十年她是不敢接这部片子的,“戏如人生”对出生长大在香港穷街陋巷的吴君如而言,已经超越了这部文艺片的范畴。
而任达华呢,把他和大陆顶尖男演员比较,任达华和陈道明,都是大牛人,但他们显然不是一路人,甚至不是一族人。香港和大陆,异大于同,大陆人别不知深浅硬要做人家香港人的骨肉同胞,都说国语这事证明不了什么。就象电影里的情节,即便你能倒背26个字母,你也永远进入不了洋差佬的空间和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