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焦点访谈,终于熬过了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大事件不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月,等到了一个自选动作的机会:砀山梨灾调查。善于“用事实说话”而非“让事实说话”的焦访,这回又成功地用事实说清了一个道理:没有天灾,只有人祸。
一个县几十万亩梨园大部分因“黑点病”而绝收,原因何在?女副县长说是天气,看得出来为了对付这次央视专访,女副县长专门下功夫死记硬背了今年的降雨量数据:比去年多190毫米--是连绵的阴雨天让黑点病无法控制;县植保站站长说这病其实稀松平常,年年都有,不知为何今年为害如此惨烈;跟官员们营养很好的光脸相比,果农们的脸既瘦且黑,一看便知并非同一阶层,他们的话直来直去:不知道咋回事,往年打十遍药就管用,今年打了十三遍药也没效果。也知道这药假的多,但农民买药谁还能先化验?
然后又有一个采访:另一个村子因为统一由技术员买药/用药,结果这个村子的收成比往年还高些。
简单几个采访,焦访的牛记们就用事实说清了梨灾的真实原因:假药太多。
十五分钟很快过去,最后一个采访:某村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汉蹒跚着走近镜头:老伴跟人到新疆拾棉花去了,七十一了今年。年轻人?早都走完了。
这个镜头最后触动了我,如果该老汉的老伴不是因为天生爱好拾棉花,而是的确因为梨灾导致生活艰难而被迫远赴五千里之外的新疆打工,那么以那位嗑嗑巴巴背诵降雨数据的女副县长为代表的砀山县大小干部们,你们于心何忍?第一,梨灾让这位老奶奶陷于赤贫,没有管住假药的你们(或者你们自己就是假药贩子的同谋?)责任无可推卸;第二,赤贫的老奶奶如今生活无着,你们至少不能让她为了一口活命的饭食而远赴新疆拾棉花吧;三天两夜的火车硬座旅途之后,七十岁的老奶奶一刻不得歇息,马上要跟着她的儿媳/孙媳一起,下到新疆一望无际的长绒棉田里,从晨露沾衣一直拾到暗夜降临。
估计这期焦访之后,现在的砀山县委/县政府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善于作各种动员报告的书记/县长正在会上慷慨陈辞:这次央视暴光,是坏事,更是好事,我们要把它作为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难得机会,结合现在正如火如荼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度过目前的难关,打好抗击这次百年不遇特大梨灾的这一场硬仗!
明天正好周一,估计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套班子领导会分头带队,下到各乡镇检查抗击梨灾的工作。当然中午是不能喝太多的,大家会互相提醒:工作餐工作餐,下午还有会。下午的会准时开始,书记/镇长们挨次汇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乡/镇为了抗击梨灾,下发了多少多少文件,抽调了多少多少人手,花费了多少多少银钱,现在梨灾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梨树快砍光了),目前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井然,这充分证明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
当然了,因为会议重要,发言的领导又多,估计会议会开得很长,结束时应该就到了晚饭时间,乡镇政府的小食堂已经预备妥当,县乡干部们按官职大小入席落座,先是互道辛苦,然后是敬酒添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一个梨农一年的纯收入(一千块/两千块?)也就落入了干部们的肠胃之中。
如果一定要找到县乡干部们在这次抗击梨灾战役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那只能是他们正在制造的农家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