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师你大可对自己努力的成果做一个更大的估计
史老师您好!
期待了很久,终于买到《重建师生关系》了。一下子就读完了,读的欲罢不能,荡气回肠。刚读完还有点想法没有忘记,趁热写下来请老师过目。
“丧失了历史感,便忘却了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丧失了现实感,便无法与时俱进。甚至,会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自己当初所憎恨的人。”特别喜欢这句话。你在书中回忆了学生时代的事情,感觉特别新鲜,但是你好像没怎么和我们讲过你的事,挺可惜的。
书中有段描写,大概是说你和筱寒离开学校的那个冬天,宿管员阿姨给你一个盒子,里面装满学生的祝福。这个情节让我一下子想到了《放牛般的春天》里面的一个画面,那个阳光充足的下午,马修老师落寞的离开学校,当他为孩子们没来送他而感到沮丧的时候,转个弯,他见到地上满是孩子叠的、写满告别话语的纸飞机,窗口里传来孩子合唱的声音,露出窗外的小手挥舞着。不知道老师当时的心情和马修是不是有些相似。刚刚又回味了一遍那个片段,那些孩子们纯洁的歌声真的可以穿透心灵,他们的声音似乎让人忘掉一切而置身于一个美好的意境当中,这样的声音是需要马修这样善于发现美的老师来发掘的。(不由的想起了高中时的合唱岁月,这又是另一段美好的回忆了)。
还有一件事是你在书中讲带领孩子打雪仗的事,然后意料之中的被批了。不知咋的,这件事又让我想起了一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安迪以被关禁闭的代价播放了一首曲子,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的活,抬头朝向声音的源头,然后静立贪婪的吮吸。这个声音和监狱沉闷的氛围无疑是格格不入,但又像一道清风飘过监狱里人的心灵,唤起一丝丝久违的美好。后来安迪和狱友们谈论关禁闭的感受时说:“莫扎特陪我度过了这两周。。有些东西他们是夺不走的,它们在脑中、在心里,比如说希望”。
另外,我记得你看到学生们拼命的应试而痛心,甚至发火。这又让我想起你对我们发的唯一一次火,印象很深刻,当时一下子懵了,甚至有点吓坏了。你说你觉得自己很失败,对我们有一种无力感。现在想想很能理解老师你的心情,当时确实把自己奉献给高考了,没怎么读书,也不怎么关心时事。其实现在想想,老师的影响就像在我们观念中打下的一个楔子或一颗种子,一时可能看不到它开花结果,当我们离开了那个环境,我们也许就养成了一个读书的习惯,从教到不教,开始自发的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思考、开阔视野、甚至找到所爱。其实老师你大可对自己努力的成果做一个更大的估计。
最后,有一个疑问。《少有人走的路》里说:“爱的结果必定伴随着双方心智的成熟”。我知道你对我们的感觉也是这样的,只是我不明白,在心智和阅历完全不对等的双方,你能从我们身上学到什么东西呢?
祝老师安好!
许建昆
2012-11-15
征得许建昆同学的同意,此信发表于《中国教育报 读书周刊》2012年12月24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12/24/content_84820.htm
发表时题为《老师,我想对你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