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金霞:教育与儿童本应在公共视野之内

(2012-12-19 09:30:01)
标签:

史金霞

教育

重建师生关系

杂谈

感谢《新京报 书评周刊》的编辑们,他们好像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其实,却会于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社会,因为,未来便在这些孩子的手中。未来,便是这一页页图画书中,播下的善良、美丽、纯真的种子,所结出的果实。

 

教育与儿童本应在公共视野之内

史金霞

 

今年的《新京报 书评周刊》,在年度好书评选中,新增“教育”和“童书”两项。我的新书《重建师生关系》,亦有幸忝列其间。

得知此讯息时,惊喜之余,颇觉不安。深感以我的学识素养,所作之书,能与我所尊敬喜爱的学者、作家、诗人如周质平、阿马蒂亚·森、北岛、特朗斯特罗姆、彼得·海斯勒、黄灿然等人的杰作,一起并列于100本候选书目之中,这既是荣幸,又不免唐突。

再三读书目之述评,我的惶恐不安,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使命感。

10本教育书,所体现出的对教育观察之精细、思考之深刻、寄意之慷慨,令我这个教育中人,由衷产生敬意。

0-6A+育儿法》( 陈鲁著)和《爸爸与小孩》(赵洪云著),既展现了对家庭教育的美好愿景,又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可能,使我们得以对未来满怀信心;《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蔡朝阳著)和《重建师生关系》(史金霞著 )两书,分别呈现了积极乐观的当下之教育现实,一个是教师的个人启蒙对于教育的意义,一个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坚守突破的意义,借此我们得以发现,耕耘播种,自有神奇丰盈;《先生》、《民国幼稚园课本》和《梦想与路径》三书,以历史关照现实教育,立镜呼唤,参考借鉴,拳拳之情,恳恳切切;《教师的挑战》(佐藤学著)和《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山姆·史沃普著),虽是异域来风,却无不直指我们的教育现实,为师者,确实应该反思,开放自己的课堂,与学生共同成长,也许并不完全取决于教育体制;马小平老师生前所编的《叩响命运的门》,也赫然在列,这更体现出了《新京报 书评周刊》对教育的关注,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的康健完善,站位高远,情怀高迈,以一己之力,擎教育之大纛,欲唤醒公共阅读领域中,对教育阅读淡漠疏远的人们,使之意识到:“教育是一种必要的乌托邦,因为,有怎样的人,就有怎样的社会。”

时下,教育出版社,不可谓不多,每年出版的教育书籍,也品类杂陈,形色各异。山头林立,流派纷呈,名师大家,各领风骚,拉大旗扯虎皮的山大王之作,教兵法授秘籍的成才指南……其中大部分,除了评定职称之用,就剩下浪费森林这一功用了。因此,基本上是自说自话、自卖自夸,写谁的谁读,谁写的谁读,能够在公共阅读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少之又少。

假使一本书,读完之后,在读者脑海中,留不下一点痕迹,而且再也不想重读,我不认为这是一本有价值的书。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这10本教育书籍,确实可以称之为有价值的书。以头脑与行动写就的书,甚至倾尽编写者十年二十年之心血,其诚挚与认真足以为证。至此,作为一个写作者,我非常欣慰于我们的劳动与尊严,能够得到承认和赏识,这说明,不为了功利而勤恳努力执著于自己的理想,还是能够得到认同的。是的,我们希望得到认同,因为我们热爱这样的教育。它能给我们以结结实实的存在感,它能建立我们作为一个教师的职业尊严与自信。

10本童书,诚如书目述评所言,“孩子的阅读,关系着未来。我们希望,以爱与美作为主题词的童年,能为孩子们,也为这个世界,种下美好的种子。”今天,我以我颤抖的手指,打出“孩子”两个字,泪水情不自禁涌满眼眶,如果,执刀的握枪的驾车的,那些手指,在他们尚且纤细灵巧的幼年,曾经翻阅过这些美丽美好的童书,还会有这样惨绝人寰的血案发生吗?感谢《新京报 书评周刊》的编辑们,他们好像在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其实,却会于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的社会,因为,未来便在这些孩子的手中。未来,便是这一页页图画书中,播下的善良、美丽、纯真的种子,所结出的果实。

未来会变得更加美好,当一间间教室被打开,当一个个教师面带微笑向你走来,当一个个孩子在春风中欢笑着向你跑来,未来,便这样从书页中,翩跹而来。

教育与儿童本应在公共视野之内,因为,我们要让更美好的未来,与更多的人相遇。

 

2012-12-18-16:03


《新京报》2012.12.19

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2/12/19/24003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