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父得玉”与思考

(2011-11-16 09:23:30)
标签:

思考

教育

分类: 你幸福,我快乐:筱寒成长记录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   田父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复以告邻人。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殃可销。”于是遽而弃于远野。   邻人无何盗之,以献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却立,曰:“敢贺大王得此天下之宝,臣未尝见。”   王问其价。玉工曰:“此玉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封以上大夫禄。   ――节选自《尹文子·大道上》
      
      这是女儿周末所做的另一篇文言文小阅读。
      她先让我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几个小题完成得都正确,只有一句翻译没写,是“于是遽而弃于远野”这一句。
        我说:“这不难啊,怎么没做?”
        她说:“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我说:“这个字读‘ju’ 。你先给我说说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吧。”
       女儿看看文段,说:“听邻居这么一说,这个农夫于是就把这块玉扔到很远的野外去了。”
       “嗯,理解得很对。那你再看看,这个字该怎么解释呢?”
       “于是?不对,‘于是’就是于是吧?‘就’?”
        “恩,差不多了,‘就是,‘立即’、‘马上’、‘就’的意思。邻人一说,吓得农夫立即就把玉给扔了。阅读时,遇到不知道的词语,根据上下文理解意思,自己可以推断出来。记住这个方法。”
 
       “妈妈,这篇故事有什么意义呢?”女儿尝到了乐趣,主动问起来。
        “嗯,这篇故事里,我们来看看这个田父吧。你分析一下,他为什么会被自己的邻居骗了呢?”
        “因为他无知,他不知道什么是玉。”
        “对,他可能从来都没见过玉,所以当邻居告诉他这块夜里能发光的东西,是会让他家里遭殃的,就吓得赶紧扔掉了。”
         “是啊,如果他见多识广,知道这是宝玉,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可是,是不是一个人,只要是没有知识,就会愚蠢,就注定要被别人欺骗呢?”我开始追问了。
         女儿没想到我会这么问,低头看看手中的书,眨巴眨巴眼睛,一时没有回答。
         “你看,一开始这个农夫对邻人的话是什么态度?”
          “他一开始不太相信,半信半疑,所以还是把玉拿回家了。”
         “是啊,他一开始还是有自己的思考的,对邻人的话将信将疑,虽然邻人骗他是石头,可他自己觉得这怪石也许还有点用呢,就拿回家了。”
          “可是,后来他就对邻居的话深信不疑了,就扔到野外去了。”
          “他扔了之后,他的邻居做了什么?”
           “他的邻居去捡回来,献给魏王,得到了封赏。”
           “如果他能多一点思考,观察观察自己的邻居……”
          “也许他会发现在他扔玉的时候,邻居跟着他呢,要不然邻居怎么知道他扔到哪里去了?也许他尾随他的邻居,就会发现邻居又把那块玉捡回来了呢……”女儿开始发挥想象了。
           “是啊,那样不就不会被骗了吗?所以说,一个人要想不被人欺骗,不受人愚弄,就要努力增多自己的见闻,让自己见多识广,要明白很多常识,就不会轻易被骗。可是,一个人又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总有你不熟悉的,不知道的,因此,思考就很重要,思考可以让你发现问题,做出准确地判断,以避免被假象欺骗。”
         “嗯,妈妈,我知道了。第一要努力获得知识,第二要思考。”
         “呵呵,思考应该是更重要的,因为没有思考的话,即使有很多知识,还是会上当受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