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癖性畏热”与尊严
一贫亲赴富亲之席,冬日无裘,而服葛,恐人见笑,故意挥一扇对众宾曰:“某性畏热,虽冬月亦好取凉。”酒散,主人觉其伪,故作逢迎之意,单衾凉枕,延宿池亭之上。夜半不胜寒,乃负床庇体而走,失脚堕池中。主人环视之,惊问其故,贫亲曰:“只缘癖性畏热之甚,虽冬月宿凉亭,还欲洗一水浴耳。”
——明
冯梦龙 辑《广笑府》
这段小文言,是女儿的文言阅读练习册上的。
周末,她做完后面的练习,让我看看对不对。
“题目完成得很好,你给妈妈讲讲你怎么评价这个故事吧。”我说。
“这个故事讽刺了爱慕虚荣的人。”女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怎么爱慕虚荣呢?”我问。
“他没裘衣,怕别人嘲笑他,就故意拿把扇子扇风,还说自己畏热,冬天也要取凉。结果,被朋友识破了,故意让他睡在池亭上,枕凉枕头,盖薄被子,半夜冻坏了掉到水里,被发现了还说畏热之甚,要洗冷水澡。”
“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么办呢?”
“……”女儿沉吟了。
我接着问:“如果你有一个朋友,因为怕别嘲笑,而想掩饰自己的贫穷,被你发现了,你会怎么办呢?”
“我发现了,也不会去点破他。他要掩饰,就让他掩饰吧。”
“那你会在心里嘲笑他,或者想办法捉弄他吗?”
“不会,我会觉得他可怜,我会想去帮助他。”女儿立马回答。
“怎么帮助他呢?”
“不能伤害他的自尊,不能让他觉得难为情,得想个合适的方法帮助他。”
“你是说,他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贫穷,不想被人嘲笑,这也是因为他的自尊心了?”
“恩,不完全是虚荣心,这也是一个人的自尊心。”
“那么,再回到这个文章中看看,你怎么评价这两个人呢?”
“穷人不想被人嘲笑,想掩饰自己的贫穷,也可以理解。作为朋友,识破了他的用意,应该想办法帮助他,或者尊重他,而不应该讽刺他,捉弄他。这太不够朋友了。”
“是啊!再贫穷的人,再弱小的人,也是有自尊的。作为朋友,或者尊重他,不要给他点破,或者想办法帮助他,即使帮助他,也要建立在对他尊重的基础上。妈妈再给你讲个故事吧,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经常有一些穷苦的士兵要返回故乡,但是他们真的很穷,甚至吃饭都成问题。有一个人,就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摆了一堆柴,只要有这样的人路过,她都会请他们帮忙,把那堆柴换个地方,从这个墙角,搬到另一个墙角,然后,她就请搬完柴的人吃顿饭,送他继续赶路。她的那堆柴,就一直这么搬来搬去。你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她要让那些人用自己的劳动获得尊重,因为谁也不愿意被施舍。”
“是啊,其实,就是乞丐也是有尊严的。”
“恩,所以我们给乞丐硬币的时候,都要弯下腰去轻轻放下去。他们都放下自己的尊严,开始乞讨了,已经很可怜了。”
“有道理,即使我们面对的人,已经是不要尊严的人了,我们也应该知道他是一个人,是应该有尊严的。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