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坚:霞光捧日登天上——一个完整而幸福的语文老师
(2011-10-24 16:11:30)
标签:
沈坚史金霞不拘一格教语文序言教育 |
分类: 教语文,说语文:说是为了生活 |
按:这是沈坚校长为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专著
《不拘一格教语文》所写的序言。
编辑评价说:“沈校长的序极具思想性,见解深刻”
霞光捧日登天上
——一个完整而幸福的语文老师
说史金霞是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师,是因为她研究和从事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她的语文教育,立足于人。她的语文教育,符合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那就是“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殷殷守护;就教育过程而言,是青少年一代完美人格与崇高精神的培育”(叶水涛)。早在1999年,她的语文教改就系统性地开展了起来,并提出了 “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加深素养、提高能力”的十六字教改方针,确立了大语文观念,使语文教育生活化、社会化,将语文的人文性、思想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激活课堂,激活实践。从此,改革的车轮就没有停止。
阅读教学,她主张“建立交流意识,培养阅读方法,开阔阅读视野,培植批判精神,使语文课堂成为阅读思考的乐园,而非禁锢思想的樊笼,让学生爱上语文,享受阅读,接触文化,思接千载,目击八方,指点激扬之间,心智健全成长”。我特别欣赏史金霞坚持的“对话”原则和“阅读、写作和鉴赏相结合”的原则。是的,阅读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生命对话活动,阅读教学就是带着学生们学会借助别人的语言和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对话。语言是思想的家,海德格尔说:“思必须在存在之谜上去诗化,诗化才能把早被思过的东西带到思者的近处。”所以,阅读教学是诗化的,人们通过阅读、写作和鉴赏去触摸或展现思者的灵魂,从而有能力去认识、守护、创造那精神的家园。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史老师与学生们的阅读对象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他们的阅读是没有疆界的,为的就是打破语文课堂的樊篱,多开几扇门,多造几页窗,给学生拓宽阅读的领域,为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
写作教学,一看史老师的小标题就明白了。她的写作教改,任务非常明确,就是“唤醒沉睡的心魂”。对于很多语文老师来说,写作教学常常是一件吃力不一定讨好的事情,因为它难以见效嘛。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史金霞的答案颇令人信服。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也有一个需要打破的樊篱。那不是语言和技巧上的樊篱,那是思想认识上的樊篱。史老师认为,“‘写’是记录,‘作’是创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写随笔,就是在书写个人的历史。而我阅读他们的随笔,就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行心灵的对谈。所以,作为写作者,学生‘对于自己的成长的虔诚,对于自己书写自己历史的一份内在的激情涌动’是完全真实动人的;而作为促进其写作并介入其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阅读者兼对话者的我,那份充实和喜悦,那种教育着也被教育着的心灵的丰满与感动,确实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在这种对话交流之中,师生彼此亲近,共同成长。”因为写作立足于人,所以,写作成为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老师要把写作的权力归还给孩子,让孩子们从“无话可说”到“不吐不快”,从“为别人而作文”到“为自己而写作”,从“我的写作”到“我们的写作”,从“感性化写作”到“理性化写作”。于是,一朵花里就有了一个世界,写作成了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于是,我忘不了她可爱的女儿了,因为那《雨中的思念》、那《自由虫》,那《老师的表情》,那《假期三部曲》,还有那《我们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我也忘不了她学生们的一段段心路历程,忘不了史老师的那段结语了——“悉心培育,享受其健全成长的拔节之乐,生长,痛并快乐着,变化,问并追索着,当理性的花,终于璀璨开放的时候,不用说学生自己的智性和人格会变得饱满而有力量,连同我们的心野里,都会满贮了芬芳”。
同样精彩的还有史金霞的语文实践、诗歌教学和极富创新意识的电影课。为了组织隽永、活泼的实践活动,她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且先不说她的活动“三结合”原则,单是活动的形式就令人惊羡了。有适用于小说戏剧的课本剧编演课型,有适用于议论文、记叙文的讨论辩论课型,也有适用于诗歌散文的朗诵评赏课型;还有后来的专题研究性学习,专题创作与展示活动,辩论赛,办报活动等等。高中学习生活虽然紧张,但是,我分明看到了学生们的废寝忘食和见缝插针,分明感受到了孩子们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分明触摸到了年轻人无穷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使在高三,实践活动依然可以开展得红红火火,真得赞叹史老师“有间之中天地宽,得乎法者味其甘”的掌掌之忱。看了《另类李太白》,观摩了“阿Q精神”辩论赛,你都不用去遥想未来,一个个活脱脱的文艺评论家已然呈现在了你我的面前,这不能不说是史老师之功。更别谈亲之爱之、聆听天籁的诗歌教学,因其方法之得当、情感之充沛,理性之自觉,便一定会有醉舞长空、青春如诗的教学效果了。至于电影是如何进课堂的?如何将电影课与语文教材、语文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我想等你看完后,一定会找到答案。
最后,让我们辑录几句师生话语,提前感受一下史金霞师生的美好感受吧:
“有的老师,以学生长得越来越像他(她)而觉得成功,而我,是以学生越来长得越像他们自己而欣慰喜悦,作为教师,全部的幸福即在于此。”(史金霞)
“只有在这半载中,我才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优秀文化的魅力。我很幸福,我感谢我的语文老师。”(2010级新生黄宇澄)
“看完张冲这篇随笔,我的眼里情不自禁,满含了泪水,是激动,是欣慰,更是心灵受到清化之后的幸福奔涌!” (史金霞)
“人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但绝大多数只是教我们知识,而很少有老师教育我们怎样对待生活、感情,怎样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锻炼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虽然这样的老师很少,但是,一辈子遇上这样一个老师也是幸福的。”(2010届学生陈恺)
“美好的瞬间,真挚的情感,诚恳的反思,纯洁的心灵,感谢他们,让我再一次领略到做一个教师有多么的幸福!” (史金霞)
是啊,这样的语文教育是幸福的,这样的语文老师是幸福的,这样的语文老师教着的学生是幸福的。
之所以用“霞光捧日登天上”作为题目,是希望史老师语文教育的道道霞光,能够让更多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们蒸蒸日上,未来世界的高度终究是属于他们的。
沈
二○一一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