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独的美食家》:美食融入生活才是文化

(2015-05-27 20:49:39)
标签:

杂谈

文/满囤儿


        接触一些传统文化圈子里的人,你会发现他们都特别悲观,都认为现在中国人在丢失自己的文化。武术是文化、京剧是文化、美食也是文化,可是当这些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脱离后,文化的传承自然就断了。现代都市人生活中,没有武术、没有京剧,自然也就不具备这两种文化。可是我们至少都还每天都在吃饭呀。那我们的美食文化传下来了吗?很抱歉,也没有。因为我们现在吃饭仅仅是为了活着,而不是为了享受美食、品味美食。《孤独的美食家》让我们看到,只有将美食融入生活,才能称之为文化。

​《孤独的美食家》:美食融入生活才是文化 
        美食文化,日本有、台湾也有。因此,翻拍久住昌之的漫画,只能是台湾电视人来主导,而不能落户内地。前两年,我们曾经看到过一部超级撼动心灵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通过完全客观的视角,我们看到了有“寿司第一人”美称的小野二郎是如何把做寿司融合进了自己的生活,又是如何将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到了寿司制作中。看过之后我们会发现,吃饭要想吃出美食文化的境界,没有这点儿虔诚是远远不行的。


        能够与日本拍美食相抗衡的台湾,也曾经诞生过《总铺师》这样的佳作。这部电影通过年轻一代人的视角去重新体会了一把传统的办桌文化。我们也会发现,当主人公小婉一心只想当明星的时候,她的吃饭算不上文化,可当她全身心投入到办桌的时候,美食融入了她的生活,才体会到了父辈的文化。

​《孤独的美食家》:美食融入生活才是文化 
        对比之后我们发现,台湾的影视创作者在美食文化的认知层面,是可以做到与日本同行相通的。他们有着类似的视角和叙述方式。因此,我们对江丰宏导演的这部华语版的《孤独的美食家》充满信心。赵文瑄作为多年文艺大叔的最佳代言,算得上是井之头五郎落地华语语境的最佳饰演者。从被李安发掘,出道以来,赵文瑄就一直具备着李安调教出的那种文化气质,与这部文化大戏,最为贴近。


        既然改编主创令人放心,那么原著漫画的精髓和文化气息就得到了稳妥的传承。我们再关注的一点,就是落地台湾后的细节改变----美食的选取。本剧选取的美食与日本的漫画及日剧版里的都不相同,更加注重台湾的本土化。这就决定了中国版在细节内容上与日本版将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呈现。比如第三集里的主人公----珍珠奶茶,就是我们超级超级熟悉的呀。原来如此熟悉的美食,竟然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沦落成解渴之物了,怎么可以!!!于是,一段关于珍珠奶茶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重新发现这忽视的美食与生活之间的勾连。当它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时,美食的文化属性就被建立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