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520》:塑造角色满足想象

标签:
娱乐土豪520喜剧片爱情片吴镇宇 |
分类: 影评 |
文/满囤儿
一个电影人和另一个电影人,触发创作灵感的点往往是不同的。有那么一类电影人,就是天生比别的电影人对话题更敏感,更喜欢从社会上关注的点去做故事、拍电影。香港导演林爱华显然就比一般的导演要敏感。她的前一部作品《整容日记》把镜头对准了整容人群,新作《土豪520》则把镜头对准了农村发家的土豪。这两类人群都是近几年才在社会上兴起,便迅速获得了极大关注,并大行其道的。林爱华很擅长去塑造这类新角色形象,同时她的这些塑造出来的角色,往往能够满足大家对该类型角色的想象。

我们在原创一部电影剧本的时候,总会陷入一个困境----先定故事,还是先定人物。从类型片实操起家的转行编剧,往往喜欢先定故事,然后再根据故事的需要,来把每一个人物进行标签化的设定。从学院毕业,尤其是做过一些真人真事改编的科班编剧,往往喜欢先定人物,他们总提到的一句话就是“你把人物弄扎实了,只要顺着人物走就行了,故事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作为转行编剧,虽然至今都没体会出那种让人物顺着走就能走出一个好故事的舒泰感,但是我还是不能否认,人物的个性鲜明,会给故事增加许多的亮色。
其实,我最欣赏的人物塑造方式,是《土豪520》这种方法。其实,吴镇宇饰演的陈百一,从文艺理论上来讲是脱离现实的。因为如果我们用现实土豪的一个模板陈光标来套的话,我们会发现陈百一远远比陈光标要夸张得多。而且很明显,林爱华并不想去挖掘土豪的真实心态。像以前我们所经常听到的,深入生活体验多少个月,用卧底伪装打入群体去积累第一手素材之类的做法,更适合文艺片而不是《土豪520》这样的商业喜剧。

吴镇宇的陈百一并不是现实中的中国土豪,不会让真正的土豪们感同身受,感觉是在讲自己的故事。但是,陈百一绝逼是观众想象中的土豪,他满足的不是土豪的代入感,而是观众的代入感。林爱华很清楚自己的片子拍出来是给谁看的。这又不是传记片,还要顾及传主后人的感受。这种商业喜剧不需要真实,只需要满足想象。土豪就是一种标签式的概括,拍土豪自然要拍出这种标签的所有视觉表象。
林爱华的理念碰上了吴镇宇的执行力,成就了《土豪520》的好看。陈百一不仅从头到尾都贯彻着“土豪”二字的标签,更是每每超出我们的现象,刷新着我们对这两个字的认知。你觉得土豪会送什么礼物去泡妞?你觉得土豪会买什么样的房子度余生?你觉得土豪会为自己选择一个怎样的死法?你觉得土豪会任性到什么程度?林爱华和吴镇宇联手,用视觉化的手段为观众们解决着这些问题,同时又让我们惊喜的看到,陈百一的确在不停地打破我们的答案,给出更加瞠目结舌的土豪新定义。这样被不断的超额满足,怎能不爽?


后一篇:《哺乳期的女人》:意会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