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81号》:通体用好钢,利刃劈僵局

(2014-07-20 18:41:18)
标签:

娱乐

京城81号

惊悚片

3d

小说改编

分类: 影评

文/满囤儿


        因为广电总局审查剧本时对“恐怖”有着独特的定义,所以近几年国产恐怖片创作陷入了僵局。恐怖片因为缺乏恐怖之源,而分化成精分悬疑片和犯罪惊悚片,从而导致这两个片种也跟着陷入僵局。可是随着市场的扩容,有实力的电影人,还是在僵局中实现了突破。就在今年,前有《催眠大师》用传统的悬疑片格局豪取2.73亿票房,后有《京城81号》用精致的恐怖格局两天破亿,大有后来居上,逆袭《小时代3》的黑马相。

 

《京城81号》:通体用好钢,利刃劈僵局
        国产恐怖片之所以陷入僵局,源于90%以上的创作者和投资人都坚持了一句老话----“好钢用在刀刃上”。那么恐怖片的刀刃在哪里呢?最直观的便是吓人镜头。于是在这句老话的指引下,国产恐怖片的创作思维往往就变成了钱和精力要花在吓人镜头上。先力保吓人镜头的数量和冲击力,再去兼顾电影的其它方面。这一做法乍看上去和好莱坞的类型化工业流水线高度一致,可是实际实施开后,我们会发现其“山寨”的本质。


        首先,由于不愿冒风险,又想稳赚钱,国产惊悚片都对成本采取了不人道的压缩比例。换言之,别说好钢了,就连钢都只是一点儿而已。只在刀刃上涂个层伪装成钢,其它都用朽木拼接,已经是制作者们乐此不疲的招数。这种粗制滥造的廉价货所透出的赤裸裸的投机心态,就连脑残的偶像剧,都比拼不过呀。其次,在创作能力不足,又需要加快运作缩短周期,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大利润为压力。很多恐怖片的主创,不得不采取大量的“拿来主义”。刀刃,只要去参考别人家的就好。即便是自家的烂铁磨不出人家好钢打造的利刃,也至少弄出个钝器来。反正钝器看着笨了点儿,却也足以致命嘛。

 

《京城81号》:通体用好钢,利刃劈僵局
        简单来看,要想打破国产恐怖片的创作僵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巧匠以足够的好钢。这存在这风险,也意味着前人从未触摸到的回报。《京城81号》显然是第一位勇于破局的人。无论有没有业内经验,任谁看一眼画面,都能发现其化妆造型、置景陈设、演员阵容、电脑特效上的成本,已经超越当下国产恐怖片数个层级。叶伟民和文隽之前就通过《绣花鞋》的成功证明了精致化恐怖片的细节,可以弥补剧本审查导致的鬼力不足。如今两人的魄力更是大到用A级硬件来打造精品级恐怖片。《京城81号》通体都采用了价值不菲的好钢,甚至比那些号称投资过亿的名导打造的古装大片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那种吓点先行的恐怖片不同,《京城81号》改编自于雷的小说《朝内81号》,在故事和人设上有着更多的传奇色彩和文化韵味。尽管吓人的点的想象力不算奇特,但是其更精致的表现也足以让观众有多多少少的新感受。况且本片吓人的点已经并非唯一的刀刃。扎实的故事推进、浓烈的情感、氛围十足的老宅,都可以吸引观众全神贯注地看下去。可以说,《京城81号》通过全方位的精致化打造,令国产恐怖片第一次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不跳戏、不笑场。它不一定是最吓人的,却是最安人心的。


        很期待《京城81号》的票房可以爆,而且要爆出地震级的效果。因为只有在钱上爆了,才会让那些眼里只有钱的人觉醒。通体使用了好钢的《京城81号》本身没有了恐怖片的一招鲜,却成为了一把真正的利刃,在整个产业的僵局上划开了血淋淋的一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