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囤儿
《火龙对决》很火爆,同样也很风格化。如果单从爆炸、追车等纯视听冲击指标上讲,本片无疑和好莱坞的烧钱作品没法比。但是港片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还是有它独立的迷人的特色的。同样以火爆为卖点,可这火爆的表现手法以及影片的其他元素都还是可以玩出很多花样的。《火龙对决》就凭借出色的运镜,从开篇第一个镜头就以极强的风格化表现,开拓了观众的视野,揪住了观者的心。

影片开篇虽然是静止的画面,可是人物形态充满动感。尚停留在空中的子弹,以及那喷薄而出的血液,直观地提醒着观众定格的前一刻曾发生了多么惨烈的一幕。在摄影的基本知识中曾经看到过有讲,最具画面魅力的时刻不一定只有事件高潮的那一瞬,在事件高潮前一刻和事件高潮的后一刻,只要捕捉到位,反而能够展现出更大的画面魅力。这个开篇显然是捕捉到了事件高潮后的那一刻。在这一刻,画面体现出的惨烈罪行已经覆水难收,把沉重的现实感直接压在了观众的心头上。令人叫绝的是,这不是一个2D的新闻照片,而是一个3D的现场场景。镜头竟然在这个静止的场景内流畅地游走。不仅有我们常见的上下左右平移,还有Z轴上的纵深移动。随着镜头的深入,观众成了这个静止瞬间唯一的审视者。镜头带着观众去仔细看,去认真看,去从不同角度看。每一秒对于观众而言都是新的视觉体验,每一秒都在脑中引发新的思考。整部影片通过一个镜头,一上来就满足了观众的视觉猎奇,又同时抛下了诸多谜团,吊起更大的胃口。
随后,影片的故事铺设开来,我们便可以看到香港电影人对警匪角力题材上的深厚功力。接二连三登场的几组人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又似乎都有自己的顾忌。究竟哪些人能成为最后的“英雄”,哪些人又会被顾忌所累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呢?传统意义上的正邪对立仿佛从影片的一开始便不存在。影片线索非常多,而且互相交织在一起很复杂,自然是有利也有弊。这么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意模糊化的人物背景,能让很多喜欢悬疑的观众非常兴奋;可也会令那些只痴爱火爆场面的观众颇为心急。尤其是这些同时铺设的谜团,是按演员身价的排列一个接一个被解开的。这样一来,其实越到后来,谜团越单薄。到最后谜团揭晓的时候,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稍微差了一些。
上面说了两个港片可以与好莱坞一较高下的方面:运镜和剧情。第三个元素是贴近本土文化。好莱坞的火爆动作片基本上就是只将就火爆,尽量都会把时代背景放置在近未来。城市都是架空的,本土文化自然谈不上。香港电影人普遍具有一种情怀,总是能够在自己的影片中贴近某个特定的本土文化,并借由此文化的特性来提升影片的意境。《火龙对决》最后一场戏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街头上舞动的火龙,使得室内死斗的二人无论结局怎样,都背负了强烈的宿命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