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兼容性最好的核心向影片——《特种部队 眼镜蛇崛起》

(2009-08-07 19:30:02)
标签:

电影

动画

特种部队

《变形金刚》

索莫斯

娱乐

分类: 影评

        零点首映场里此起彼伏的特种收藏玩家的说笑声,完全压过了全场观众的喜恶唏嘘。能够将零点首映变成粉丝的大Party,足见“特种部队”这个品牌至少在中国还是具有极高的核心向。伴随着资深“特种部队”玩具收藏家们的悉心讲解,我这么一个大白,也提前领略到了“特种部队”的魅力。


        短短一个小时的活动,仍然无法让我这么一个外人,瞬间转变成一个核心向玩家。在如此一个核心倾向及其严重的题材上,斯蒂芬-索莫斯该如何把握着,让其新老影迷通吃呢?还好,这位前两部《木乃伊》的导演,在影片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兼容能力,利用出色的调度将影片在深与浅之间保住了平衡。


        由于和《变形金刚》有着极深的渊源,再加上《变2》不久前在票房上的大获成功,很多人都会觉得本片是对《变形金刚》系列的拙劣模仿。尽管有些动作场面给人把大机器人缩小成穿战甲的普通人的感觉,但除了那几个空翻躲子弹的镜头外,本片的风格还是跟《变形金刚2》差好多的。比如说《变型金刚2》最令人诟病的群像塑造问题。众多新加入的金刚都只是个龙套,多少伤了人们的心。如果《特种部队》这种本身就非常核心向的作品在人物塑造上也这么弱的话,那可没准儿真会导致一败涂地啊。


        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斯蒂芬-索莫斯区别于迈克尔-贝的一点。他为每一个人物,都设计了丰富而且鲜明的语言和行为。虽然看完回家的路上,我仍然无法将影片中的所有名字对上号,但每一个角色的形象都深深入脑了。用闪回的方式来交代角色的前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让不了解“特种部队”的人迅速了解角色,也可以破坏影片的流畅性。这一点在影片中段比较明显。


        本片在角色塑造上的一个妙招,就是两两配对,纠结出击。比如最成功的那两个忍者,还有公爵和男爵夫人,还有黑兄弟跟红发女,甚至俩反派——麦卡伦后裔和雷克斯也是一对儿。这样把两个人拧在一起做戏,既可以很容易产生互动,又能使角色性格保持始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两两做戏,也不会过多牵涉到其他角色,避免了影迷思路混乱,有效地拓展了“特种部队”的认知群体。如此来看,那个貌似阿拉伯人的武器专家和扎坦就相对可怜多了。


        本片在节奏方面确实借鉴了《变形金刚》系列的特色。也难怪,毕竟两部《变形金刚》轰炸了多少人的眼球,紧张的节奏是功不可没的元素。简单点儿说,本片的节奏就是:每20分钟动作戏+10分钟剧情推进。本片共有美军车队遭袭,特种部队来救;男爵夫人和白幽灵闯入特种部队基地抢夺纳米弹头;巴黎街道上的重装跑酷;水下基地的大战场四个段落。四场动作戏就占了近80分钟,再加上剧情推进40分钟,正好填满将近俩小时。这样的段落划分,不是最经典的电影节奏,确是最有鼓点感的电子乐。彷如一款优秀科幻战争游戏的四个大关,酣畅淋漓,拒绝冷场。采用这种快节奏的格局,让那些刚刚尝过《变形金刚2》的家伙们不会昏昏欲睡,牢牢抓住潜在市场啊。


        我对影片唯一的挑刺,来自于音效。不要以为只有擎天柱和大黄蜂才有激光斧和镭射炮。这外挂武器系统本来就是“特种部队”的招牌。片中各种稀奇古怪的科幻武器,个顶个的威力强劲。大破坏力带来的是高分贝声响。各种武器的开火声音,混杂着最普通的爆炸声,可以把我的耳朵寿命减少N年。并且啊,大机器人开一枪,就意味着CG组大笔大笔的真金白银,而本片中的武器射击八成在特效成本上要低好多吧。斯蒂芬-索莫斯,你咋这会这么豪爽呢?


        《特种部队 眼镜蛇的崛起》不是给铁杆玩家的生日礼物,也不是一味讨好大白观众的敷衍之作。它在建立“特种部队”自有体系的同时,买下了多个续集线索。本集能够开发出多少潜在资源,直接影响了续集的市场。斯蒂芬-索莫斯的光荣使命有一个不错的开始,应该可以迎来一个不错的再开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