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动讯网分析,随着
NFC(近距离
无线通信)和DISIM(双面SIM卡)
技术的快速
发展,以这两种方式实现的移动
支付应用在
中国市场正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基于NFC技术的
手机支付将成为未来5-10年国内主要的移动支付手段之一。动讯网认为,这种NFC手机支付方式,在中国虽然尚面临一些阻碍(
NFC手机支付中国推广尚有6大障碍),但同样拥有4大
优势。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是中国NFC产业在09年需要重点关注的。
No.1 操作简单
对于消费者而言,利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设备进行支付时,只需将手机靠近RFID读卡器设备即可完成支付。NFC手机支付的便利性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对于商家而言,交易时间大大缩短。来自Chase2005年的一项数据指出,NFC手机在交易时间上能够节省10%-40%的时间。缩短的平均交易时间,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节省了成本,增加了交易额,是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位于德克萨斯州的POS终端和微处理卡提供商Axaltow公司的副总裁弗兰西斯.朗斯尼尔就曾指出:“非接触式的支付方式使消费者的支出比现金交易提高了20%到30%。”
No.2 中国信用卡普及率低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情况与日本类似。在日本移动通信和支付服务领域有两大特性:一是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服务高度普及;二是日常交易支付以现金为主,银行卡的使用相对不普及。这两个因素成为移动支付在日本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
中国是手机普及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而中国又是世界上信用卡普及率较低的国家之一,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NFC手机支付一旦在中国市场启动,一定会高速度发展。在6亿多的移动通信用户和8亿农村人口中有很多此前未曾使用过银行卡,引导他们使用银行卡并不容易,使得这些用户直接过渡到NFC手机支付成为可能。
No.3 安全性有保证
基于NFC和双界面SIM卡的NFC手机支付需要将手机和银行卡进行绑定,必须有两个因素同时起作用才能完成支付,即手机号码和手机支付的密码(不同于银行卡密码),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手机,但不知道手机支付的密码,则不能完成支付;即使手机支付的密码被窃取,但只要手机不被窃取,同样不可能完成交易。同时,银行账号金额有任何的变动情况,用户就能马上收到银行的提醒(如短信或者电话),用户能够随时掌握自己银行账号的情况。
最后,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支付的安全又增进了一步,手机指纹技术能够在手机离开机主的情况下就停止工作。日本和韩国即采用了指纹识别技术来加强NFC手机支付的安全性。美国的Cellular
South也在08年开展了一项有75名参与者的指纹识别功能NFC手机试用测试活动,效果明显。(美NFC手机试点集成指纹识别功能)
No.4 便捷且时尚
NFC和DISIM卡通过在单一的设备上组合了所有的身份识别应用和服务,用户只需要记忆手机支付的密码即可,免去了记忆多张信用卡的繁琐。
除了便捷性,基于NFC和DISIM卡的手机支付还包含时尚的元素。用户喜欢从NFC智能海报上下载信息,对利用海报购票的创意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普遍认为该项技术“时尚卓越”。NFC和DISIM卡在用户体验方面是相同的,因此用户同样也会认为基于双DISIM卡的NFC手机支付包含时尚元素。
08年10月诺基亚6131i NFC手机在北京的试用测试活动,就得到了时尚一族的热捧。(NFC手机支付引领京城生活新时尚)
重点推荐:
动讯:2008年802.11n市场综合回顾
动讯:回眸2008年全球LTE市场
动讯:企业WLAN市场直面经济萧条
动讯:2008年全球WiMAX市场回顾
动讯:2008年RFID市场综合回顾
动讯:NFC手机支付2008年渐入佳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