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Vs射频识别 识别技术“下一站天王”是谁?
(2008-11-24 18:15:03)
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寻求着多种技术,以缩短时间。超市要缩短购物结算时间,机场要缩短乘客检票时间,工厂要缩短产品计件时间。正因世界不约而同的出现了这种需求,识别技术也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被捧成明星。动讯网认为,以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以及以电子标签和智能卡为代表的射频识别技术,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两大派别。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主要用于身份认证领域,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识别系统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并且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人们同识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获取其特征并与数据可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该人。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按键力度等。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已经发展了手形识别、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发音识别、虹膜识别、签名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用于身份认证有很多优势,由于每个人的生物特征具有与其他人不同的唯一性和在一定时期内不变的稳定性,不易伪造和假冒,所以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安全、可靠、准确。(http://www.onewires.com/article/show-69292-1.html)生物识别技术目前广泛用于政府、军队、银行、社会福利保障、电子商务、安全防务。那些带有指纹认证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射频识别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有: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航空行李处理、邮件包裹处理、文档追踪、动物身份标识、运动计时、门禁控制、电子门票、道路自动收费、防伪等。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主要形式是电子标签,利用RFID标签和读取器,可以迅速快捷地传递标签内芯片储存的各种信息。射频识别主要优势有三:可以识别单个物体,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RFID已经逐渐开始取代条形码技术变成工业识别技术的新宠儿。
生物识别和射频识别两大技术可谓目前识别技术的代表。目前,生物识别主要用在针对人为对象的领域,而RFID射频识别主要用在针对物为对象的领域。鉴于原理的差别,生物识别更多应用在时间较长的项目上,比如考勤门禁;而射频识别更利于应用在短时或暂时性的应用上,比如票务。可是,两大门派都不喜欢“相安无事”的平静江湖,逐渐将触角伸向对方的领地。采用RFID技术的门禁系统升温迅速(http://www.onewires.com/article/show-56796-1.html),而采用了虹膜识别或指纹识别的机场安检系统也在许多地方受到欢迎(http://www.onewires.com/article/show-69270-1.html)。
于是乎,识别界掀起一场关于“新天王”的争论。(http://www.onewires.com/article/show-66949-1.html)其实就目前来看,生物识别和RFID射频识别都各具优势。生物识别的高安全性和高精准率,RFID射频识别的无需接触和人工干预,都是极具魅力的地方。将生物识别和RFID技术结合将极大的加强“人和物”的安全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应用空间。把RFID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融合,有效构建一个流动的物体与特定经过生物识别的个人信息共同实时监管的立体识别安全网络,这是独立的技术难以达到的,这种融合将来或正在逐步成为行业领域里一个崭新的业务模式。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