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出台RFID安全法案 值得中国学习
(2008-10-27 17:40:41)
标签:
rfid标签安全法案史密提安中国it |
2008年9月3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终结者”阿诺德.施瓦辛格签署了一项新法案。新法案规定:“未经所有者允许就读取其在RFID标签上存储的个人信息是违法行为。”唯一可以例外的是,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紧急医疗工作者和执法人员可以在得不到答复时扫描RFID标签,以辅助紧急医疗和调查犯罪。
“RFID标签的安全问题确实存在。”提出此议案的加州民主党参议员乔. 史密提安(Joe
Simitian)说,“数百万计的加州公民在使用RFID卡片,进出办公室、住所、公寓、日托中心或停车场时都会用到它。我们的护照已经使用了RFID技术,现在正在火热研究的则是RFID在驾驶执照上的应用。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来限制别人对通过RFID标签来获取你的个人信息。而这个获取过程却恰巧令人惊讶得极其简单。”
史密提安进行了一项实验,他的州府通行卡被黑客很轻易地读取并进行了克隆。“克隆过程仅要数分钟。之后,黑客就可以使用这张克隆卡走进州府那些‘安全可靠’的大门。”他说,“RFID技术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和各种各样的优秀技术一样,RFID带给我们不小的惊奇,但它客观上导致我们的个人信息更容易被别人偷去了。只要有一个读取器,即便它是一个随便买来的便宜货,人们就可以简单地实现这种偷盗。”史密提安表示,如果隐私和安全得不到保护,公众将会抵制这种新兴技术。
新法案得到了多方的支持,这些组织包括: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隐私权信息交流中心、公民反政府浪费组织、加洲的家长教师协会(PTA)、共和党自由派以及全美妇女组织(NOW)。
ACLU技术和公民自由政策总监妮可. 厄泽尔(Nicole
Ozer)盛赞了施瓦辛格的这次举措。“加州人素以谨慎著称,他们不会让一个陌生人查看他们的钱包或者驾驶执照,他们教育小孩子不能告诉街上的行人自己是谁或自己住在哪里。我们的私人信息是不希望在未经自己允许的情况下让别人知晓的。”她说,“州长施瓦辛格签署该法案,是维护隐私安全的重要一步。个人信息、公共安全以及百万家庭的财务安全都将得益于此。”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与国外同行比起来,中国在RFID相关法律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差距。2007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达到了55.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8.3%。中国的RFID市场之大,发展之快让人欣喜。可是我们的配套法律相对滞后,政府发布的更多的是一些带有笼统指导意义的“白皮书”。
《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发表于2006年6月,距今已两年有余。之后也只有信息产业部于2007年4月20日出台了《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跟安全相关的政府措施则一直没见有大动作。
所谓居安思危,在大力扶植企业发展,辅助技术推广,完善行业体制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技术本身的某些不足,以及这些不足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及早预防。这样才能利用新兴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