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之前种香菜时都是用下流话作肥料
文/大河奔流
据《宋稗类钞》记载:
冲晦处士李退夫作事矫怪,携一子生京师,居北郊别墅,带经灌园,一日老圃请撒芫荽。俗传撒此物。须主人口诵秽语播之则茂。退夫固矜纯节,执菜子于手撒之,但低声密诵曰夫妇之道。人伦之性云云。不绝于口,夫何客至。不能讫事戒其子使毕之。其子尤矫于父。执余子咒之曰大人已曾上闻。皇佑中馆阁以为雅戏,凡曰澹话清谈。则曰宜撒园荽一巡。
这段话的白话意思是:
冲晦处士李退夫,矫情古怪。他带着一个儿子游学京师,租住在北郊外的一幢别墅里,边读书边耕种。
一天,老园丁请求撒芫荽。按习俗,播撒芫荽种子时,主人必须口里传诵污秽下流话,芫菜才会长得茂盛。
退夫本来就是个正经读书人,这种话说不出口,他手里拿着菜籽,一边撒,一边低声轻诵:“夫妇之道,人伦之性;夫妇之道,人伦之性。”等等,一直不停地说。
撒种还没结束,客人到了,不能停下来,就交代儿子,要他完成余下的工作。这儿子比他父亲更加说不出口,他拿着余下的菜籽,一边撒,一边说:我家大人刚才已经说过了,我家大人刚才已经说过了!
皇祐年间,国家馆阁机关里,以这个为互相间调侃雅戏,凡是说黄色笑话而又不便说出来,就用“宜撒芫荽一巡”,意思是撒一把芫荽代之。
芫荽就是香菜,香菜是个外来物种,相传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国的。宋代之前种香菜的习俗,必须讲黄色下流话,香菜才长的肥壮。不知道是张骞当年回来时没说清楚,还是故意开了个玩笑,后来国人种香菜,都要边撒菜籽,边说下流话。这下流话还必须要说男女之间的性爱之事才行。
偏偏这个冲晦的隐士李退夫,是个读书的正人君子,那男女之间的性爱之事说不出口,便不断口诵:“夫妇之道,人伦之性;夫妇之道,人伦之性。”,等到他儿子代替他撒香籽,儿子更加说不出,便以:我爸爸刚才说过了,我爸爸刚才说过了。
久而久之,“宜撒芫荽一巡”便成为文人讲下流话的代名词。
香菜这东西,好象从来都与性事有关,我们江南习俗,民间另有一说,即香菜男人还不能多吃,多吃了会影响性功能。此说法广为流传,但老倪未找到古籍记载出处,也未见有科学论证之说明。张骞是我们江苏南通人,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是又是他与家乡人开的玩笑。
二0一九年八月十九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