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拿宰相开玩笑
文/大河奔流
据《宋稗类钞》记载:
刘贡甫旧与王荆公游甚款。每相过必终日荆公为参知政事。一日贡甫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中。见有藳草一幅在砚下。取视之。则论兵之文也。贡甫性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独念吾以庶僚谒执政。径入其便坐非是。因复趋出。侍于庑下荆公饭毕而出始复邀入。坐语久之。问贡甫近颇为文乎。贡甫曰。近作兵论一篇。草创未就。荆公问所论大概如何。则以所见藳草为已意以对。荆公不悟其窥见已作也。默然良久。徐取研下藳草裂之。盖荆公平日论议。必欲出人意表。苟有能同之者。则以为流俗之见也。
将这段文字译成白话:
刘贡甫原先与王安石交往很密切。每次见面必交谈一整天。
王安石在朝廷担任参知政事时,一天刘贡甫去拜访他,正巧王安石在吃饭,就派人请刘贡甫到书房等候。刘贡甫看到有一份草稿压在砚下,就取来看看,是议论兵法的文章。刘贡甫天性强记,过目不忘,把草稿看完,又还原到原来的地方。
又考虑到自己是以低微官衔身份来见宰相,直接这样坐着等不太合适,就从书房中退了出来,侍立于室外的走廊等候。王安石吃完饭出来,便邀请刘贡甫到书房中坐,谈了很久。问刘贡甫:“最近写了文章吗?”刘贡甫说:“最近写了一篇兵论,还没最后定稿。”王安石便问刘贡甫所写的兵论大致是如何写的,刘贡甫就把刚所看到的草稿作为自己的意见来回答。
王安石不知道刘贡甫曾经偷看过自己的文章,沉默了很久,慢慢地取出压在砚台下的草稿将它撕了。
因为王安石平时写文章谈论见解,必定要达到出人意表。如果认为自己的见解与别人相同,则认为是流俗之见了。
这篇文章是北宋二个顶尖文人之间的玩笑故事。
二大文豪都很自负,一个写文章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见地,另一个是对自己博闻强记能力非常自信,于是乎世上少了一篇兵论美文,多了一个千古谈资。
刘贡甫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其为人比较疏隽,平时不修威仪,爱开玩笑,大嘴巴,常口无遮拦,将高雅弄成俗事,又能将俗事变为雅趣,常为此得罪不少人。
王安石是个老实人,虽然同样的不修边幅,但是为人比较严谨认真,所以刘贡甫怎么说他也就怎么信了。只是可惜了他写的文章。不知道王安石后来知不知道,是刘与他开的玩笑。如果不知,则后世少了一篇兵论经典。
不过,也可看出,王安石人品是真的好,贵为当朝宰相,却与低级官员来往密切,而且竟敢这样拿他开玩笑。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用他身上再贴切不过。
不知道这样的二类人早年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后来又是怎么分道扬镳的,看来俩人平时虽“游甚款”,但都有原则底线,一旦触及各自的底线,就互不相让了。
二0一九年七月三十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