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捉虎
文/大河奔流
据《春渚纪闻》记载:
忻代种氏子弟,每会集讲武,多以奇胜为能。一夕步月庄居,有庄户迎白曰:“数夕来,每有一虎,至麦场软稿间,辗衮取快,移时而去。宜徐往也。”从者有言:“请付我一矢,当立毙以献。”其一子弟在后笑谓群从曰:“我不烦一矢之遗,当以胶黍离取之,如粘飞雀之易也。”众责其夸言,曰:“请醵钱五千具饭会,若不如所言,我当独出此钱也。”众许之而还。翌晨集庄户散置胶黍离,至暮得斗余,尽令涂场间麦秆上,并系羊以饵之,共伺其旁。至月色穿林,果有徐行安尾而至者,遇系羊攫而食之,意若饱适,即顾麦场,转舒其体。数转之后,胶秆丛身,牢不可脱,至于尾足头目蒙暗无视,体间如被锢束。畜性刚烈,大不能堪,于是伏地大吼,腾跃而起,几至丈许,已而屹立不动。久之,众合噪前视之,则立死矣。
翻译过来的意思:
忻代那里种姓子弟,每次集会论武,多以奇巧取胜为能事。一夜去月庄聚集,有个庄户过来告诉说:“最近几个晚上,有一只老虎,出没在麦场与灌木林之间,行动快捷,很快就离开,要是抓它现在就要去。”
有人说:“请让我用一支箭,杀了它送给你们。”其中一子弟在后笑着对众人说:“我不需要用箭,只要用胶水,用胶水就能捉住它,就象用胶水粘住飞雀一样容易。”
众人责怪他夸口吹牛,他说:“请各位凑五千酒钱,我如果做不到所说的,我一个人出这钱。”众人答应了他。
第二天一大早,就召集庄户,熬制胶水,到晚上炼成一斗多的胶水。然后叫他们涂在打麦场上的麦秆上,并绑上一只羊做诱饵,众人埋伏在旁边。
当夜月亮穿过树林稍,果然有一只老虎拖着大尾巴慢慢来到。碰到绑着的那只羊就抓住吃了它。吃饱了。就来到麦场,舒适地躺在上面打滚。打了几滚之后,胶秆粘在身上,牢牢不可脱去。
从头到尾被麦秆蒙住,眼睛看不见,身体就象被禁锢住一样。畜性性情刚烈,被粘住后猛力挣扎没用,于是伏地大声吼叫,腾跃而起,跳了一丈多高,就僵在那不动了。过了一段时间,众人喊叫着上前检视,发觉老虎已经死了。
老倪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如果故事是真实的,用这种法子抓住一只老虎,无论怎么说,都胜过景阳岗武松打虎。忻州地方志应该收录其中,但是除此之外,并未见有方志记载过此事。
猜则是忻代种氏自己编出来的,或许曾有人用过此法,粘住一只野猪野狗或者野狍子,忻州人好编故事,为强调故事的情节惊险性,将故事对象换上老虎也未可知。何子远觉得故事很有意思,就收进《纪闻》中。
点子是个好点子,事情未必是真事情。故事真实性虽然待考,不过理论上却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操作的好完全有可能抓住老虎。
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