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悄然化解丢失宰相大印案
文/大河奔流
据《挥麈录》记载:
承平时,宰相入省,必先以秤秤印匣而后开。蔡元长秉政,一日秤匣颇轻,疑之,摇撼无声。吏以白元长,元长曰:“不须启封。今日不用印。”复携以归私第。翌日入省,秤之如常日,开匣则印在焉。或以询元长,元长曰:“是必省吏有私用者,偶仓猝不能入。倘失措急索,则不可复得,徒张皇耳。”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
承平时规定,宰相到中书省里上班,必先用秤秤印匣的重量后才打开。蔡京执政的时候,一天秤印匣的重量,很轻,怀疑匣内无印,摇一摇也没有声音。管印的官员报告蔡京,蔡京说:“不用开匣,今天不用印。”然后,让他携带匣子回去。第二天再去到省里上班时,秤一秤匣子重量,与过去一样,开匣后印还在里面。别人问蔡京,蔡京说:这肯定是省里的官员私自用印,因时间紧急来不及放进去。如果仓促追问,很可能印就找不到了,白白张皇失措。
从这段记事,我们可以看出蔡京位极权臣多年,真不是盖的。处事果断,沉稳老练。如果当时仓促打开印匣,不见官印必然要追查下去,当事人很可能因为害怕,干脆就将印扔进河里,真的就追不回来了。中书省一连串的人都要倒霉,包括蔡京本人。所以他不作声张,就是等待私自用印之人,悄悄地放回去。从而避免局势继续向坏的方向发展。其杰出的政治能力与手腕可见一斑。
蔡京在历史上的定位是权臣奸相,以老倪看,还是要重新评价其的历史地位,比如,我们今天惠及民生的免费医疗和养老以及丧葬制度,还有义务制教育,其实在蔡京当宰相时就已经开始推行了。
不过,这段文字,老倪还有一个疑惑,段首”承平时“,北宋似乎没有承平年号,不知道这里的”承平“作何解。天下太平久矣的意思?
二0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