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荡河畔
文/大河奔流
我不知道白荡河是不是市内最大的内河,但是在我所知道的市区中心区域内,河流宽度超过她的似乎没有。
在闹市区内居住在这样一条河边,是件幸事。
转眼间,我家搬到这里,依水而居,已经十多年,已经深深地爱上这条河。
我家居住的小区不大,坐落河的北岸,大概是市区内最后一批多层建筑,仅七幢六层的楼室,百十来户人家,在这样一个喧嚣的城区显得宁静。
因为小区年份略显久些,绿化特别的茂盛。很有季节的美感,春天的广玉兰,夏天的凤凰树,秋天的银杏,冬天的松柏,
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让人非常舒适地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小区外的白荡河边则是另一番景象,一片高大的银杏树和杜鹃花灌木林,郁郁葱葱,河风吹过,林声阵阵,有如天外仙乐。
每天清晨五、六点钟的时候,“叽叽喳喳,叽叽喳喳”鸟儿会准时的开唱。晨起推开窗户,站在阳台上能看到与阳台平行的凤凰树顶上各种鸟儿在上面追逐鸣叫,有时一只,独自发出悠扬的声音,像是炫耀自己的嗓子;有时三二只,各占一枝,发出动人的叫声,有如约好的音乐会;有时一群,叽叽喳喳,使劲地争吵着,像谁也不服谁。
最熟悉的是“白头翁”鸟的叫声,每日傍晚:那几句“吃吃饱回家去”,似乎在告诉河边尚在玩耍的孩童,夜色降临,该回家了。
因为居住这里时间久了,我能记住附近大型鸟儿的品种与只数,最喜欢的还是居住小区内最高树上鹊窝里的那二只喜鹊,叫声脆亮,每晨躺床上都能听见它们屋前屋后高声鸣叫,给人以向上的喜气。
每每如此,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对儿子说一声:喜鹊喳喳叫,喜事要来到!
而最让人念卦的是每年来此过冬的候鸟--野鸭。
刚搬来此的时候,白荡河污染严重,墨黑的河水,漂满拉圾与野草。记忆中,我从来到常州到搬入白荡河边新居为止,市区内的河流就没有出现过活鱼。
2010年前后,市府为迎接省运会,停止运河航运,开始整治市内河道大兴绿化。
一番整治后,成效显著,从2010年开始,白荡河内的鱼儿、鸟儿开始慢慢多了起来。最先出现的候鸟便是野鸭,记忆中2012年冬季开始出现第一只野鸭,以后每年12月份都会出现,最多的年份有五、六十只,最少的年份也来二十来只。此外最多的候鸟便是夏日里的燕子,因为个小,数量多,我的关注度不够。
为能清晰地观察这些远方的客人,我还特地购置一副高倍的望远镜,站在自家的阳台,就可以欣赏河中的野鸭嘻戏捕食,增添不少乐处。
去年冬季一只野鸭没来,不知道是不是气候变暖,或者环境变差的原故,不免让人担心、牵挂。
而河的南岸景像奇特。我搬来小区时,河对面就已经拆迁成了一块空地,十几年来,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荒着。前几年,当市内房地产业开发得如火如涂时,这里也没有任何声息,
弄不清究竟要作何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附近的居民纷纷开着车,带着锄头、铁锹、水桶赶来这里开荒种地,有种蚕豆、韭菜的,也有种青菜、白菜的,不见他们施肥,只是很勤快地就近到河里取水浇灌,一样的绿油葱郁,自家吃的环保放心。
今年,这些自发的菜农们,不约而同地种起了油菜。从本周开始,这几百亩的地块,突然油菜花开,黄黄的菜花,错落有致地重叠在这片荒野里,就象一块金黄色的地毯,将河边满是杂乱错参的拆迁荒坡深深覆盖在下面,一阵微风吹过,河面泛起皱纹,清波荡漾,与岸上涌起的金色花浪,交相辉映。有如一幅极美的油画,隐藏在城里满是高楼林立、犬牙交错的道路间,给人惊奇与感叹。而这样的美丽又是极其珍贵与瞬间的,不知道明年还会不会有?
其实我喜欢这里还有无可名状的理由,那就是风水。
当年买房的时候,有朋友力劝慎重。
理由是,河对岸的江南春宾馆,当年还叫白荡宾馆的时候,是市内绝对的老牌三星外事宾馆,承担本市对外国元首与政要的接待任务,居民婚娶喜事也都以在那里办酒席为自豪。然,不知道哪位决策者,嫌“白荡“二字的名子不好听,不够响亮,硬是改成”江南春”宾馆。熟不知,江南春名子太大了,虽然名子够气派,够响亮,但是德不配位,一个城内小河边的酒店,叫这么大的名称,压着了,没几年功夫,这家有着二三十年历史的酒店,倒闭。
我不知道,”白荡“二字的由来,但是坚信本地人起这名子有其理由。
因此,我曾仔细研究过这里的风水,端的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特别是前面明堂,河弯宽阔、敞亮、平静。
这样的风水宝地,宜居不宜商,你不用来炒房,不去经商,小门小户,实实在在居家过日子,最是合适不过。
而老婆则是被开发商那句很文艺的:“在水一方”名字,深深吸引。
当年曾有外地同事调入本市购房安居,犹豫不决时,我曾以风水极佳倾力劝购。多少年后,这位仁兄事业兴旺,财富翻番。每每再聊起当年的选择购房之事,都会心一笑。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心态更是起了变化,不再喜欢闹市区里的喧哗浮躁,越来越喜欢白荡河畔的宁静。
然,儿女们又是另一番想法,年轻人喜欢热闹的综合性商住楼,儿子吵着说要另购,拗他不过,分门立户,各自追寻各自的生活舒适。
瞳景未来,再过几年,退休后,置办一套渔具,拿一本爱看的书,搬张椅子,白荡河边边垂钓边读书边听音乐,那才是河畔人家该过的日子。
二0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