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办公用品都啥样?
文/大河奔流
据《西京杂记》记载:
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以象牙为火笼,笼上皆散华文,后宫则五色绫文。以酒为书滴,取其不冰;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夏设羽扇,冬设缯扇。公侯皆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罽为橐以凭之,不得加绨锦。
翻译在白话:
天子用笔,笔帽上镶嵌着金银和宝石,笔毫都用的是秋天兔子身上的毛,由官府专门的制笔工匠路扈来制作完成。装笔的盒子上也混杂着各种宝石,内部用玉璧和翡翠的羽毛来装饰,这些价值都值百两黄金。
汉代的制度:皇帝用的玉几,冬天要在上面铺上厚滑光亮的彩色丝锦,称作“绨几”。用象牙做成火笼,火笼上布满花纹。后宫嫔妃们用的火笼上面则是五彩绫布的花纹。皇帝用酒当水滴研墨,因为酒不易结冰;用玉做砚台,也是因为它不易结冰。夏天的时候要置备羽毛扇子,冬天则置备丝织的屏障。王公大臣都用竹木为几,冬天就用精细的毛织品做成口袋套在几上倚靠,不允许在几上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那种彩色丝锦。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皇帝老儿的御用办公用品都极致奢华,毛笔的选材非常名贵,制作也非常精工,每支笔都价值百两金子,远远超出毛笔本身的使用价值。好笔写好字,这么好的条件,也极
大剌激皇室子弟练字的积极性,中国书法史上皇室子弟常出大师级书法大家,作品也常有传世佳作, 比如章草宗师汉章帝刘炟,比如唐太宗父子(唐代帝王几乎个个都是书法大家),比如瘦金体鼻祖宋徽宗赵佶,还有名列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
不过皇帝老儿用的办公桌,仅管是玉制的,似乎冬天并不好玩,北方的冬天还特别寒冷,即便是皇帝老儿,那么大的宫殿,又没有空调,伏在那冰冷上的玉几上,个中滋味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用酒磨墨还是第一次听说,老倪地处江南,无法试验出用酒滴磨墨是否能防结冰的效果来。
想比于皇帝老儿死要面子活受罪,还是王公大臣的竹木办公桌来的实惠,即便是寒冷的冬天,套上羊毛套子垫子,坐在上面也比坐地玉石上强。
二0一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