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尸埋金 积善成德
--老倪读《后汉书》之王忳传
王忳,
字少林,广汉新都人。
王忳曾经去京师,在一座空屋子里见到一位书生病重,心中怜悯,就照料他。
书生对王忳说:我准备去洛阳,但是生了病。性命只在须臾之间,腰下有十斤黄金,愿意送给您,我死后请您将我的尸骨收葬一下。
还没来得及问他的姓名,书生就死了。王忳就卖掉一斤黄金,为书生办理后事,其他的金都放在棺材下面,没人知道,后来他回到家乡。
几年以后,县里任命王忳为大度亭长,他刚到任第一天,有匹马奔到亭中停住了。这天,大风又吹来一床绣花的被子,落在王忳的面前,王忳即向县里汇报,县长将马和被子给了王忳。王忳后来骑马到雒县,马竟然飞奔,带着王忳进了他人的住宅,主人见到后高兴的说:今天可抓到贼了。
询问王忳怎样得到马的。王忳详细叙述了经过,又说到了绣花的被子,主人有点怅然,沉默一段时间后说:被子被风刮走,马同时失去,您有什么样的阴德能得到这两样东西?
王忳想自己有埋葬书生的事,就说了出来,并且描述了书生的样子和埋金的地方。主人大惊哭号道:“是我的儿子啊。姓金名彦。以前去了京师,现在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哪里想到是您埋葬了他。大恩久不报,老天爷用它来表彰您的德行呢。”王忳把绣被和马交还了主人。金彦的父亲不收,还送了王忳不少的东西,王忳推让一番走了。
这时金彦的父亲任州从事,便把这事告诉了新都令,乘王忳休假,自己与王忳一起去迎金彦的丧,剩下的金子都在。王忳由是出了名。
后来出仕郡功曹,州治中从事。被推举为茂才,任郿县县令。
这个故事说的是广汉新都的王忳多行善果,收尸埋金的事。因为正史记载,可信度较高。不过后半部分,老马识途,将王忳带到金彦家,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东汉的官员选拔制度,其中之一就是推举孝廉与茂才,而茂才的选拔,就是对于有特异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级官吏的提拔使用。王忳以茂才身份晋升为郿县县令。一定是做了有贡献或者影响较大的事,国家对其的奖励。所以故事的事实肯定发生过,细节上可能多少有些附会。想想帮人收尸,得到十斤金的报酬,本是应得的,但王忳做了好事后分文未取,却将黄金埋在死人棺材下面,高尚品德又上升到一个境界。如果不是后来的拾马绣被,正巧被主家认出,恐怕后世永远无人知晓,绝对的古代雷锋。
不管怎么说,王忳收尸埋金,在历朝历代都是让人称道的事,二汉时期的治国思想,推崇儒家 理念,需要树立这样的道德楷模,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所以在忠于事实原型基础上稍有夸大,也在情理之中。
我国有句老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报”看来因果报应古来有之,确实存在着。
二0一九年一月十九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