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破梁王杀袁盎案
--老倪读史之梁孝王世家
窦太后想立梁王为王储,袁盎等人入宫谒见太后说:“太后说要立梁王,那么,梁王死后要立谁?”太后说:“我再立皇帝的儿子。”袁盎等人向太后陈述了这样一些史实情况:宋宣公不立应当继位的嫡子而发生祸乱,祸乱延续了五代而不断绝,以及不克制小的私心便会遗害大义。
太后听了,这才理解其中的道理,因而也就高兴了,随即让梁王归回封国。
梁王听说这种意见出自袁盎等大臣,就怨恨起他们来,于是派人来杀袁盎。
袁盎回头看到刺客,说:“我就是所说的袁将军,你不会弄错人吧?”刺客说:“正是你!”刺客杀了袁盎,丢弃了他的剑,剑插在袁盎的身上。
查看那把剑,是刚刚磨过的。查问长安城中制作或磨砺刀剑的工匠,工匠说:“梁国郎官某人曾来磨过这把剑。”以此得知线索,察觉阴谋,便派遣使者追捕凶手。
光是梁王所要杀的大臣就有十多人,执法的官吏穷究其根源,梁王谋反的端倪已经十分明显地显露出来。
太后为之食不下咽,日夜哭泣不停。景帝为此很担忧,问办法于公卿大臣,大臣认为遣精通经术的的官吏去处理,才可解除太后之忧。于是派遣田叔、吕季主去处理此案。
这两人都精通经术,识大礼。结案归来,走到霸昌厩,取火把梁王谋反的证辞全部烧掉,只空手来回奏景帝。景帝问:“案子办得怎么样?”回奏说:“梁王不知情。参与其事的人,只有他的宠臣羊胜、公孙诡等人罢了。臣等谨按律令诛杀了他们,梁王平安无恙。”景帝很高兴,说:“赶快去谒见太后。”太后得知,立刻起来坐着吃饭,心情恢复了平静。所以说,不精通经术、不懂古今大礼的人,不可以委任为三公及左右近臣。孤陋寡闻之人,如同从管中窥天一样。
剌杀袁盎案,虽然线索指向明显,但是案情复杂,侦破起来,阻力肯定不小,当时的大汉捕快,肯定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才把案情搞清楚。
案子虽然破了,但是因为是皇帝家事,处理起来比破案更复杂,稍不留神,不仅不能让案犯伏法,自己的脑袋都会搞掉,这就要考量政治家的智慧了。
以田叔、吕季当时的资历,只是一个刚被撤职的市长,让他处理皇家破事,原本皇帝就是动了杀心的,一旦处理失当,不如了太后与皇帝的意,铁定要背锅。
俗话说“法不容情”,俗话又说“法不外乎人情”。这二人运用杰出的政治智慧,巧解了这个皇家死扣。处理得各方面妥妥的,不仅皇帝家母子三人心照不宣的满意。振摄了官场,民间百姓也无话可说。
只是可惜了梁王宠臣羊胜、公孙诡人等,背锅伏法。
还有惋惜的是破这案子的大汉刑警队长,白忙乎了半天,司马迁也没给他留个名。
二0一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