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舌如簧之张仪
--老倪读史之张仪列传
张仪毕业后,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国令尹喝酒,席间,令尹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只好释放了他。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果然,以后张仪到了秦国,仗着他的辩才,取得了秦王的信任,做了秦相,提出了“连横”的主张。使用威吓、利诱的手段,逼迫东方六国西向和秦结交。
张仪还不忘报仇,出任秦国宰相以后,写信警告楚国宰相说:“当初我陪着你喝酒,我并没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你要好好地守护住你的国家,我反而要偷你的城池了!”
当时,齐楚订盟,声势很大。秦国想瓦解齐楚联盟,就派张仪到楚国,欺骗楚怀王说。秦国要献出商於六百里给楚,楚怀王糊涂,听了张仪的话,信以为真,主动与齐断交。结果齐国大怒反而同秦国联合,两面夹攻楚国,楚军大败,反而被秦国夺去了大片的土地。
此后秦国利用“连横”政策,对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最后使“合纵”的盟约完全瓦解。
张仪完胜老同学苏秦。
张仪与苏秦都是眦睚必报之
,苏秦比张仪心胸宽广些,不过最后的得胜者是张仪。合纵,六国集团利益复杂,各怀鬼胎,输掉也是情理之中,显然苏秦比张仪的难度系数更大。
表面看老同学苏秦腰挂六国相印,比苏秦挂二国风光,其实,张仪比苏秦看人更准,傍上六国的穷哥们,不如傍上秦国一个富大款。当然张仪的坑蒙拐骗,手段也比苏秦更多。
好象司马迁把二人关系搞错了,张仪应该死在苏秦前面好多年,二人有一代人的距离,老倪仅是怀疑,未作考证。
二0一八年六月四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