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与滕州

(2013-10-10 12:02:57)
标签:

杂谈

分类: 追寻东坡

苏轼与滕州
苏东坡滕县西园题诗记    苏兴本 

 

《西园》诗中。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

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

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

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沉。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

岂独蕃草木,子孙已成林。拱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

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簪。我作西园诗,以为里人箴。

 


苏轼与滕州

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石碑存于滕国故城善国碑林,应该是新刻的。 标牌写的是苏东坡西园诗碑,当时苏轼还没有东坡的雅号,还是称苏轼更为合适。

 

        《西园》诗咏唱西园珍木葱茏,鱼浮池塘的美景。此诗借景抒情,赞美了时家不独草木繁茂,其子孙亦已成林。同时 即题引申,借物寓理,不仅唱出了滕县千年园林美景佳貌,而且还唱出了千百年来人们植树造林,重义、种树、种德的哲理!

        随后,苏东坡在滕县县令范纯粹的陪同下,视察了刚修复好的滕县公堂(即过去老市政府驻地,现在的九州清晏),不由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著名的《滕县公堂记》(又名《修公堂记》)。


        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养也。才有大小,故养有厚薄。苟有益于人, 虽厉民以自养不为泰。是故饮食必丰,车服必安,宫室必壮,使令之人必给,则人轻去其家而重去其国。如使衣食菲恶不如吾私,宫室弊陋不如吾庐,使令之人朴野不足不如吾僮奴,虽君子安之无不可者,然人之情所以去父母捐坟墓而远游者,岂厌安逸而思劳苦也哉!至于宫室,盖有所从受,而传之无穷,非独以自养也。今日不治,后日之费必倍。而比年以来,所在务为俭陋,尤讳土木营造之功,欹仄腐坏,转以相付,不敢擅易一椽,此何义也?

        滕,古邑也。在宋、鲁之间,号为难治。庭宇陋甚,莫有葺者。非惟不敢,亦不暇。自天圣元年,县令太常博士张君太素,实始改作。凡五十有二年,而赞善大夫范君纯粹,自公府掾谪为令,复一新之。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称子男邦君之居。而寝室未治,范君非嫌于奉己也,曰:“吾力有所未暇而已。”昔毛孝先、崔季珪用事,士皆变易车服以求名,而徐公不改其常,故天下以为泰。其后世俗日以奢靡,而徐公固自若也,故天下以为啬。君子之度一也,时自二耳。

        元丰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徐州军事苏轼记

苏轼与滕州
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石碑存于滕文公台,应该是新刻的。


苏轼与滕州

   此帖是苏轼写给范纯粹的信札。《宋史》卷三一四《范纯粹本传》记载,北宋元丰末年,范纯粹因调和讨伐西夏的遵裕、昌祚两路军的矛盾有功,神宗将他由陕西转运判官进为转运副使,这与帖中德孺之官衔“运使金部”是一致的。据此可知,此信札的书写时间应为元丰末年,即元丰七八年间(10841085年),苏轼年约50岁左右。帖中“二哥”是指范仲淹次子范纯仁。


   <<春中帖》--- 此帖是苏轼写给范纯粹(德孺)的信札。范纯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第四子。此帖笔法自然流畅,寓巧于拙,仪态淳古,有浑厚凝重之韵致。虽有缺字、残损,仍不失为其中年时期的上乘作品。

 




苏轼与滕州
滕县政府旧院落



苏轼与滕州

苏轼与滕州

滕文公台老照片



苏轼与滕州

苏轼与滕州

范纯粹信


附文:内有不少错别字,有时间慢慢修改。


苏东坡与滕州    

  李祥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眉州眉山人,杰出的作家,又工书画。熙宁十年(1077)至元丰二年(1079),任徐州知州。其时徐州(彭城郡)属京东西路,下辖彭城、沛、萧、滕、丰五县。宋之滕县,即今之滕州市,境域宋大今小。当时滕县在苏东坡管辖之下,也在滕县留下了不少事迹。

    熙宁九年(1076)年底,坡公(苏东坡)告别密州,冒雪登程赴新任。第二年四月(二月?),由开封启行到徐州知州。是年河决(黄河决口)曹村,徐州城下水高二丈八尺,坡公督夫堵水,终全其城。洪水持续七十余日退去后,增筑故城,为木岸,建黄楼。政暇之时,邀请同榜契滕县人山阳掾时公到徐州会晤,画竹二枝为赠。到了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山阳掾之侄孙时丰口乃将画竹刻石传久。时丰口《宋苏文忠画竹石刻题记》云:

    “东城先生与叔祖山阳掾暨先大夫实同榜,雅相嘉重。熙宁中守彭门(知徐州),叔祖通直赴约,戏写筇竹二枝,曰:‘观此如何?’叔祖曰:‘高节直于,此如学士立身许国。’于今四十余年,乃刻石传久云。宣和辛丑冬至日,朝奉郎通判许州时丰口立石。”

    《题记》言‘熙宁中”,则为坡公至徐始年,即熙宁十年(1077)——因宋神宗熙宁只十年,第二年为元丰元年了。该竹二枝则画于此年。此画竹二枝分刻两石,本在滕,后流转放置在沛县歌风书院之吴公祠中。民国三十三年(1944),柯昌泗说:“案时氏在宋为滕县旧族。此石为宣和间时丰口所刻者。其时苏书之禁未弛,碑石多遭凿毁,而时君独以墨迹上石,且详记先世交谊,藏诸其家,其风谊有足多者。此石当在滕,不知何时流转邻境,遂得移置沛县书院也。由宋至金,滕沛同属徐州。东坡守徐,翰墨流传于滕者,惟《西园》诗暨此画耳。”

    苏东坡《滕县时同年西园》诗是: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君看阊里间,盛衰曰驳骏,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养此霜雪根,迟彼鸾风吟。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沉。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岂独富草木,子孙已成林,拱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簪。我作西园诗,以为里人箴。”

    此坡公之滕县“时同年”,当是画竹石刻题记所言之“同榜契”时公。韩崇宝《铁斋金石文》宋苏文忠画竹石刻跋尾云:“按坡公集,守彭城时有《(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五古一首,或其人(时丰□)之父祖,特无从考其名号官爵耳。”此“时同年”可能为书写宋滕县乌沟村潮阳里《李氏茔域香幢记》之潮阳时效。宋李氏茔域香幢,刻于宋大观元年(1107),段干赵野记,潮阳时效书,“字体遒劲,酷类当时蔡元长一派”。清同治年间,交其徙藏于城东关天齐庙(位于今滕州市啤酒厂内西门南)内,建宝翰亭覆之,另石刻王保建跋文,云:“滕时氏,故宋望族。苏文忠有《滕县时同年西园》诗,元林君(林应开)《静乐园记》指时氏园为德邻。近时邑孝廉黄冶山(黄来麟)先生作《8寸氏园石记》,深以其名不传为憾。余按幢记大观丁亥,上距坡公嘉祜登第(二年中进士)已四十余年,西园主人其犹灵光独存耶!里居姓氏阅七百余年,独以是幢得传,抑又幸矣。”大观丁亥(1107)上距城公去世之建中靖国辛巳(1101)仅六年,坡公享年又只64步,西园主人尚可在世。如此,则“时同年”有可能是北宋潮阳时效。

    1988年,于滕州市城郊乡东赐宴村南,挖出一宋墓,为解决“时同年”或时丰口之父祖,又提供了一重要线索。该墓建于宋至和三年(1056),墓中立有墓志刻石,吴奎撰。标题是《宋故朝请大夫尚书屯田郎中知阆州军州事上护军借紫时公墓志铭(并序)》。《志》文较详细地记述了墓主的生平、世系、家事,云:

    “公讳旦,字慕周,其先东海人,五代祖迁兖之邹,转居滕,今为徐州滕县人。曾大父思益,大父重训,并潜德不仕。考延岳终国子博士,赌都官员外郎。公举进士,太平兴国八年(983)登乙科……享年六十八,时天禧辛酉(1021)八月十二日也……聚蒋氏,累封晋陵县君,后公十八年而终。男三人:长曰汝贤,字舜举,以公荫补太庙斋郎,调授扬州司法参军;次国华,举广文馆进士,早殁;其季者下殇。女四人:长适复州王沙令张鼎,次幼亡,次适比部员外郎晁宗诲…——赠太师迥之子,次适应天府户曹颜太初…——知名士也,孙男五人:庆基、化基并举进士,孝基、德基皆用亲荫入仕,世基方学。孙女,六人:适职方员外郎申屠正,屯田郎中直秘阁李及之,太常博寸:吕诲,殿中丞孔承休,秘书丞何世昌,——尚幼……以至和三年(1056)二月廿六日,葬公于滕县礼教乡曲尘里先公都官茔之次,晋陵县君焉。舜举要铭,奎为之铭……”

    时旦归葬祖茔之时,其孙男五人中,未登第者为三、四、五孙。此年坡公20岁,第二年即嘉祜二年(1057)登进士第,很有可能和此三孙中之时孝基、时德基或时世基同榜及第为同年。孝基、德基虽已荫补入仕,仍可举进士。《宋史·选举志》云:太宗“五年覆试进士,有颜明远、刘昌言、张观、乐史四人,以见()任官举进士,特授近藩掌书记。”世基方学,坡公此时亦方学,更有可能同榜登第。颜太初之子颜复,是时旦四女所生,与时孝基们是亲奶表兄弟,又都是老小,彼此年龄相差不会太大。坡公与颜复皆为欧阳修知贡举时的嘉祜进士,颜复曾从坡公游,坡公知徐时有诗涉及(见下)。颜复卒年57岁,卒后“王岩叟等言复学行超特,宜加优赌,诌赐钱五十万”,王氏卒于绍圣元年(1094),此时坡公58岁,据王氏它职考查,上言当在王死之前不久,可知颜复稍长于坡公。由此推知,坡公与时孝基们年龄相差也不会太大。由上得知,时孝基们比时效为坡公同年,更有可能。从所摘录之《时公墓志》中,可以了解所谓时氏在宋滕为“旧族”、“望族”,可谓非虚言也。

    那么,时氏西园又位于今滕州何处?指时氏园为德邻的静乐园,建于元,林应开《静乐园记》云乙‘静乐园,监郡安侯之所理也。广袤不百步,面离胁坤,负城池,抱原,秀挹东南诸峰……西北角与时氏园亭为德邻也。”万历《滕县志·古迹志》言静乐园“在(滕县)城西南隅”。按方位考其遗迹,即民国年间之刑场“鳖盖”处,位于今滕州市荆河路与新兴路交叉路口迤东。其西北角时氏园亭,当位于今工艺美术楼迤西北处。静乐园指时氏园为德邻,可知时氏园建于静乐园之前。与宋时相符。时氏园亭在当时当地一定很负盛名,至元不衰,否则写于元时的《静乐园记》就不称举时氏园亭了。时氏园称西园,大概由于位居城之西侧,所以才称为“西园”的吧?其西园遗石,至清同治年间尚在,为人所指说(见前)。前引《时公墓志》曾言时旦墓地所在处,与此所考时氏西园的位置相距不过四华里,恰与“居处与墓地相距不远”之事实相合。《西园》诗所描述的西园规模,又与《墓志》所言时旦子孙之“蕃衍盛强”相称,可互证。

    时氏后裔,南宋时滕人时全与其侄时青为将帅兵,皆死于金。事见《宋史》。此是后话。

    《西园》诗写于何时?这一定是写于坡公知徐州其间。像这类闲情惬意访友之举,是趁暇就近而为之的,竞且时公又在其领地居住,不可能远途跋涉而来。坡公除这期间?再没在徐州附近呆过。《西园》诗中有“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句,知此诗写于秋天。诗中又写到园中的池塘流水,龟鱼浮沉,面对拱把成林的松柏,想到时氏子孙“会当出千寻”,见出坡公已亲临时氏西园。坡公与时公“同榜契吲"目嘉重”,“时同年”尽地主之谊,功;应邀约坡公莅滕,坡公来滕实在情理之中。坡公在知徐任两个秋天,水退去时已是初冬(十月),恐无赴约的闲时和闲心,那就是第二—个即元丰元年的秋天了。此时正是春旱夏降时寸之后,丰收在望之时”凸境最佳,赶上滕县公堂修建落成,七月二十二日,坡公为之作《滕县公堂记》。此《记》之作,或受好友滕县令范纯粹之请,或莅滕时见到“——新之公堂吏舍”,有感于事而执笔。如此,则《西园》诗当作于同时。孔繁礼点校之《苏轼诗集》,:降《西园》诗编于元丰元年秋,是有根据的。

    《滕县公堂记》(《修公堂记》)载坡公集,万历、康熙、道光各《滕县志》皆刊其全文(只文字稍有出入)。《记》中所记建公堂始末与表彰滕县令范纯粹之公而忘私云:

    “滕古邑也,在宋鲁之间,号为难治。庭字陋甚,莫有葺者,非惟不敢,亦不自暇。白天圣元年(1023),县令太常博士张君大素实始改作,凡五十有二年,而赞善大夫范君纯粹白公府掾谪为令,复—新之。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称之男邦君之居,而寝室未治。范君非嫌于奉己也,曰:吾力有所未暇而已。”㈠己》文之末署有“元丰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当是坡公作此《记》之时日。

    《东坡前集》中有《凫绎先生诗集叙》。绎,即峄。凫绎先生即宋之颜太初,时旦之四女婿,徐州(彭城郡)滕县人。《宋史》有传,云:“颜太初,字醇之,徐州彭城人。颜子四十七世孙。少博学,有隽才,慷慨好义,为诗多讥切时事……著书号洙南子,所居在凫绎两山之间,号凫绎处士,有集十卷,《淳曜联英》二十卷。”《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云:“颜太初,宋徐州彭城人,字醇之,号凫绎处士。苏询曾将其诗文十余篇推荐于苏轼。著作有《凫绎先生集》,已佚。”所谓“徐州彭城人”是指郡望而言的。查《宋史·地理志》京东西路有“徐州大都督彭城郡武宁军节度”,下辖县五:“彭城、沛、萧、滕、丰。辖县中只有滕县地有在“凫绎两山之间”者,其籍非滕莫属。这止如正史所载颜太初之子颜复籍属,《宋史·颜复传》:“颜复、字长道,鲁人,颜子四十八世孙也。父太初……”“鲁人”,亦是指其郡望而言。查《宋史·地理志》,“袭庆府鲁郡”本兖州鲁郡,下辖瑕、奉符、泅水、龚、仙源、莱芜、邹七县。所谓“鲁人”者,乃鲁郡人也,实指兖外I(鲁郡)邹县人。(缘于绎在邹)彭城人、鲁人,皆是不言县只言州郡之故。为何父在滕而子在邹?凫在滕,绎在邹,可能所居在滕邹边界上,可属滕、可属邹,或一时属滕、一时属邹。自号凫绎处士,又名其集为《凫绎先生集》则凫绎处士即凫绎先生,一是自号、一是人称而已。如此,则《凫绎先生诗集叙》为坡公序宋滕县颜太初之诗集无疑。写作时日不详,或在知徐期间,一说写于熙宁七年(1074)。颜复,熙宁中为国子临直讲,曾从苏轼游。坡公知徐期间,与颜复曾在徐州相聚。元丰元年(1078),坡公所写《百步洪》诗引中,曾言及颜复与王定国舟游泅水,下百步洪,乘月而归,东坡置酒黄楼以待之事,“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并邀颜复同赋。坡公《王定国诗集叙》中,亦曾言及此事。此时,很有可能颜复为其父凫绎处士诗集,请序于东坡。坡公于《叙》题中称“先生”,亦表明是受人所请而尊称的。

    从上引宋《B寸公墓志》中,可知凫绎先生颜太初是滕县人时旦的四女婿,颜复是时旦的亲外孙,时家是颜复的外家。或从坡公游,或为同榜契,关系错综。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东坡移任湖州,离开徐州,四月而是日到达湖州任。

    (作者:李祥麟  原载198912月《滕州丈史资料》第五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