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马伯庸-食南之徒
(2025-10-28 08:22:43)| 分类: 读书 |
“鬼才”马伯庸总能从一个小小的线索生发出一篇大大的文章,以奇瑰的想象和缜密的布局结构故事,在真实和虚构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就像走钢丝,看起来危险万分,却在刺激中收获满足和掌声。本书就是以南越王赵皌的墓中出土的枣核为线索,以史书中记载的枣子产量记录为依据,用一个喜爱美食的人做主角,讲述了中原汉朝与南越国之间的勾心斗角。
南越国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地处偏僻(曾经)的岭南,在秦末的动乱中立国,一直延续到汉初。在古代,一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越以五岭与中原相隔,东有瓯越、吴越等国,西有夜郎等国,陆路交通不便,因此能够苟安一隅。汉朝虽然在历史上被推崇得很高,其实在汉初时并不是很强大,而是在韬光养晦,休养生息。无论是对北方的匈奴,还是对南方的诸越,曾经尝试以武力解决,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只能采取忍让和羁縻之策。作为开国君主的赵佗,寿命极长,号称活了一百多岁,儿子都被熬死了,继位的是孙子,也已是老年之身。故事就发生在赵皌当政之时。
小说涉及到中原王朝与南疆小国的关系,也涉及到南越国秦人与土人的关系。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共建的国家,民族关系如何处理关系到国家的长盛久安,是执政者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处理好,国家安定,人民幸福安乐;处理不好,国家动荡,百姓受苦。但在任何国家,任何朝代,都有华夷之辩,都有贵贱之别,贫富之分,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平等相处,何其难也!
作者在小说中写到了很多当时的吃食和饮食习惯,包括各种烹饪的器物等。为此,作者查阅了诸多历史文献,力图还原当时的饮食特色。那些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的食物名称,有些还有熟悉的感觉,有些则已完全湮灭在历史当中。但在当时却是人们日常接触的。那就是当时的生活。而饮食和烹饪也作为驱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故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有真意,不会骗人!或许吧,希望每个人都能善待食物,食物才会真实回馈于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