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
(2025-09-22 10:15:52)| 分类: 足迹 |
香港从名字就可以知道,是一个港口,它的兴盛就在于依托港口进行的贸易。曾经香港港口的吞吐量能排到世界前三,如今估计排到十名甚至以后了。最初香港是一个小渔村的名字,后来被拿来作为整个地区的名称。而香港最核心地区的中环,原来也只是为港口贸易而建的仓库地区,逐渐发展成现在的模样。
白天的香港热闹非凡,尤其在港岛和九龙。很多的大卖场聚集在这两个区,几乎所有的国际大品牌都在这里设有专卖店。曾经香港是内地人心目中的天堂,能到香港购物是幸运的,什么东西都比内地好,还便宜,免税。现在虽然还有很多人到香港旅游,但购物的热情已经大大降低。奢侈品,名表,化妆品,黄金首饰,已经没有太多引发购物兴趣的东西。基本内地都能买到,并不比香港贵。
中环是核心,但地势并不平坦。香港作为海滨城市,少有大片平整的土地,所以每一块土地都很珍贵。建筑都建在不同的高度,所以显得参差错落。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建了一条很长(分为多段)的大扶梯,名为半岛大扶梯。很多游客到这里都要乘坐体验一下,可惜大扶梯只有一条,因此是按照时间段开通上行和下行,上山时赶上下行,没有体验成。
离大扶梯顶端不远是大馆,曾是中环警察署和监狱的所在地,如今已经搬迁,遗留的部分建筑被改造成展馆。同时建了一些现代建筑,打造成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标志性地点,吸引很多游客到这里打卡。据称,当时这里的监狱建筑和管理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也比较领先。港警在港片中出现次数太多了,仿佛是家门口常见的人一样。
说起港片,到香港寻找港片中的拍摄地,也是很多影迷乐此不疲的事情。香港虽然开埠历史不长,只有一百多年,但城市的更新速度太快,能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不多,散落在城市各处。有煤气灯的大台阶就是一个重要的打卡点,费了好大劲走到那里,却很是失望,规模不大,只是仍保留着当年以煤气为能源的路灯。很多影片(如《重庆森林》等)都将此作为重要的取景地,显得很怀旧。
港岛区的最高点是太平山,乘坐高空缆车到太平山顶俯瞰维港两岸的城市风貌,是首次到香港必做的事情之一。到太平山顶的缆车已经运营了一百多年,更新到第六代。坐在缆车上,沿陡峭的山坡直上,从缆车窗口看出去,摩天大厦都是斜着生长。
太平山顶视野很开阔,能看到港岛两面的景致。赶上阴雨天,一片大雾,城市都隐在浓重的雾里。亏得我们心诚,守得雨停云住,城市短暂露出阵容,得以观其全貌。山顶有凌霄阁,楼顶是开放式的观景台,是欣赏香港市貌的最佳地点,不过要收费。能达到同样效果且免费的地点是附近的狮子亭,上下两层,角度绝好。天平山顶和山坡间点缀着一些别墅,导游会指点着介绍,这是谁谁谁的,那是谁谁谁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能在太平山上有别墅,在香港是顶级身份的象征。
香港有太平绅士,很多人误会为跟太平山有关,其实没有关系。太平绅士源自西方,主要是英法,是作为政府治理的辅助而设立,有官守和非官守两种。太平绅士并非一个虚衔,而是有确实的责任。他们有义务也有权利监督检查司法的执行情况,是否有徇私枉法、侵犯人权等各种情况存在。回归后,太平绅士的名义仍然保留,只是颁授和级别有些变动,实质工作内容变化不大。据说目前香港有1000多名太平绅士,他(她)们对香港的治理贡献不小。
香港人多数信奉佛教、道教等,也有相当数量的人信奉其它宗教,如天主教等。文武庙是香港比较早的一座庙宇,位于荷里活道,荷里活是HOLLYWOOD的音译,荷里活道号称是中环地区最早的一条街道。如今的荷里活道和与其平行的摩罗街是售卖古董的店铺集中地,只不知真假。文武庙是三座建筑并列而建,面积都不大。一座就是文武庙,供奉文武财神,香火鼎盛,里面允许上香,佛像包括建筑内部都被熏得发黑,可见历史的厚度。中间是列神庙,供奉其它的神仙,香火一般。另一座是公所,当时人们商议事情的地方,属于公共所有。
天主教的教堂也有不少,太平山脚下的圣约翰坐堂就是其中一座,恰逢星期日,里面在做礼拜。本以为香港人做礼拜讲经应该是粤语或英语,没想到都是普通话,还很标准,不知道本来如此,还是回归后才如此。
另外还有一些民间信奉的神仙,如黄大仙、天后等,可能名气更大些,因为跟香港人民自身的生活贴得更近,更有号召力。
香港交通很发达,但车费很贵,打车更贵。因为道路狭窄,车辆众多,因此出行的最好方式是公共交通。地铁是最快的,基本能够到达主要的地区。公交线路众多,覆盖更广,只是速度慢一些。叮叮车属于古董车,目前保留了少量,主要是为了游览观光用,售卖怀旧情怀。曾经流行的有轨电车,目前只保留港岛北面沿海滨的线路,速度很慢,体验一下即可。内地流行的网上打车,在香港也可以使用(不是所有平台都能用),小有惊喜。
在香港,尤其在核心区域,CityWork是最好的游览方式。穿行于大街小巷,品读着各种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街道名,新老建筑交错其间,中西风格无缝衔接,方能体会不一样的风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