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旅:成都永陵博物馆

分类: 足迹 |

成都永陵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永陵博物馆包括永陵墓冢和博物馆两部分。
永陵的墓冢是建国前挖防空洞时无意间发现,是少见的建于地面之上的陵墓,或许是因为成都地势低洼,容易渗水?整个墓冢保存完整,墓室由十四道红砂岩平地起券为肋,外有多层青砖,恢弘壮观。据说在考古挖掘时,发现了多个盗洞,但都没能挖穿拱券,所以墓室才没被盗扰。墓冢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二十四伎乐”尤为珍贵,保留了当时音乐演奏的真实形象,对中国音乐史的价值极大。一尊王建本人的完整石像,也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尊帝王像,弥足珍贵。木制棺椁都已朽坏,但石制的巨大棺床精美大气,石床周围的大力士生动形象。虽然前蜀在五代十国时期并不是一个强国,但能够偏安一隅,保一方百姓平安,已经极为难得。根据历史资料,王建从一方主官到开国君主,虽称不上雄才大略,但是一个好皇帝。
博物馆是依托永陵的文物而建设的专题博物馆,以永陵为核心,兼及五代十国的历史。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段时期,天下纷争,朝代更迭,民生艰难。虽有一些名人在其间崛起,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但没被记录下的是众生的苦难。蜀地作为西南地区比较富庶的所在,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安定,周边的虎视眈眈的敌人也比较少。国家能否兴盛,主要看执政者的能力和水平。前蜀没能持续很长时间就被灭,继之的后蜀也无野心,只是沉浸在歌舞升平中,吟诗作词,《花间集》是最典型的精神代表。
一座陵墓,是一个地方精气神的代表,成都及周边地区可能只会是如此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