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苏州·东山岛
(2025-03-05 08:00:28)分类: 足迹 |
吴中太湖旅游景区包括多个景点,是滨湖一带几乎所有景点的集合,有点全域旅游的意思。
东山景区本来是一个岛,后来地质变迁,100多年前才与大陆相连,成为半岛。东山是东洞庭山的简称,与西洞庭山(简称西山),共同构成了洞庭山。著名的绿茶碧螺春就是洞庭山的特产,最大特点是果树与茶树间种,所以果香浓郁。
苏州旅游发达,景区开发得比较彻底,一个很小的地方也可以开发成一个景点,一个景区往往包含多个景点。东山岛包括很多景点,只参观了陆巷古村和雕花楼。
东山的主峰莫厘峰是太湖第二高峰,其西侧山脚有古村名陆巷。陆巷村背山面湖,位置绝佳。南宋时南迁的官兵家属选择在此定居而成村,名称的由来一说是因为有六条巷子,陆通六;一说是因为陆姓人家居住而得名。
陆巷保留的明清古建筑有30多座,一个个独立的院落,虽谈不上高大宏伟,却别有韵味。苏州有香山,出工匠,技艺精巧,被称作“香山帮”,陆巷的古建筑大多出于“香山帮”之手,是环太湖古建筑的代表,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落”。古建筑顺应地形,随高就低,交错穿插,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
村中古代有多个姓氏宗族,现在以陆姓和王姓居多。历史上最出名的非明代大学生王鏊莫属,惠和堂是其故居。明代四才子唐寅、沈周、文征明等都是其门人,“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巷子交汇的路口三个方向树立了三个明代牌坊,分别为“探花、会元、解元”,代表了王鏊参加科举的历程,虽未高中状元,但谈话也已很不容易。后来他位高权重,但因宦官专权,最终辞官归故里,悠游林下,与文人相唱和,对苏州一带的文化发展助益良多。
东山、西山一带盛产枇杷、杨梅、红橘等,因此《橘子红了》就把这里选作外景地。
东山雕花楼又称“春在楼”,是金氏商人在上海发财后,为孝敬母亲而建,于民国时期修建,历史不算长,但砖木浮雕雕工精美,在江南的现代建筑中,仅此一例。
雕花楼的砖雕门楼雕工特别繁复,值得仔细欣赏。门内的建筑也极尽工巧,富丽堂皇,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匠心,是“香山帮”的杰作。因为是现代建筑,正值西风东渐,所以建筑风格中吸收了国外的一些特色,尤其是彩色玻璃的运用。当时彩色玻璃是稀罕之物,是尊贵身份的象征,许多豪富之家都把它用在自家建筑上,体现自己的地位。
在东山岛,能够这种造假昂贵,不惜工本的建筑,可见当时这里是高官富商喜欢居住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