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中国漕运博物馆
(2025-02-23 10:13:54)分类: 足迹 |
淮安是漕运名城,位于淮安的总督漕运部院,是历史上曾主管全国漕运的惟一机构。漕运曾经是王朝兴衰的命脉,因此历代统治者对于漕运都非常重视,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漕运工作。淮安是漕运枢纽城市,有幸成为漕运管理机构的所在地。随着清朝中后期漕运日渐衰败,淮安的地位也逐渐没落,盛况不再。到上世纪上半页,因为各种原因,总督漕运部院的建筑已全部毁坏。本世纪初,政府对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清理,并加强了保护措施。政府并没有对原建筑进行重建,游客只能从遗址地基的遗存想象当年的规模。
作为漕运之都,为了展示漕运文化,在遗址北临建了一座中国漕运博物馆,介绍漕运历朝历代的兴衰起伏。在不影响遗址的情况下,博物馆建在了地下。地面只是一层象征性建筑,展馆都在地下。曾经的漕运,就像现在的各种交通大动脉:铁路,公路,飞机,航运。古代交通运输手段相对匮乏,水运是最省时省力的运输方式。一地经济的兴衰与水运的发达与否关系密切,水路通达则经济发展迅速,水路不通则闭塞落后。晚清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铁路开始发展,另一方面因为朝廷腐败,漕路淤塞,无法通行,漕运改为海运,兴盛千年的漕运走向没落。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大运河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心。与大运河有关的历史得到重视和传播,人们对于大运河的了解日益加深。对于大运河的功过也在人们的讨论中逐渐凝成共识,大运河为国家统一、王朝兴盛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在新时代,大运河的多数河段已经重新疏浚,可以通行,为中华民族的重新伟大而发挥作用,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