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10月28日

(2024-10-28 13:12:56)

三年解放战争是国共两党争夺中国统治权的战争,三大战役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

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本有机会携手组成联合政府,但国民党自恃武装力量的强大,不愿屈尊与其它党派合作,只想独自执政。虽然重庆谈判好像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一致,但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好调动军队发起军事行动。武力对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就像常说的: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


淮海战役最初是计划小淮海战役,后来根据形势的变化,打成了大淮海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在广阔的战场上形成了敌我势力犬牙交错的形势。如何有效地消灭国军的主力,不使其南逃,是当时战争的主要目标。利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分割包围,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速战速决,蚕食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最终取得战役的胜利。后来评价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进一步见证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平津战役最后结束,华北野战军联合结束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将固守北平、天津、塘沽、唐山、张家口、怀来沿线的国军分隔成一个个独立的区域,互相无法支援,然后被一个个歼灭。张家口被解放,西逃的路线被堵住。天津被攻克,海上南逃的路线被切断,北平成为一座孤城。无奈之下,傅作义只能选择投降,北平获得和平解放,一座古城得以完整保存,没有遭受破坏。

三大战役并非孤立的战役,而是相互影响,相互牵扯。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地域上,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西柏坡小小的村庄里,我党领袖们身在陋室,心怀天下,指挥了波澜壮阔的战役,并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三大战役后,国军的主力几乎被消灭殆尽。国民党重启谈判,想划江而治,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渡江战役已成摧枯拉朽之势,此消彼长,形势已经完全逆转。

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战略的胜利,也是民心的胜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