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绍兴·兰亭
(2024-03-02 09:48:37)分类: 足迹 |
兰亭因汉代曾在此设驿亭而得名,曾是王羲之的园林住所。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谢安等41位文人贤士在兰亭修禊,写下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因而闻名传世,成为书法历史上的圣地。
兰亭景致和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景”来概括。
一序自然是《兰亭集序》,景区是围绕王羲之,围绕《兰亭集序》来设置。
三碑是鹅池碑,兰亭碑和御碑。羲之爱鹅的故事千古流传,号称王羲之从鹅的动作中找到了书法的灵感。兰亭碑据说是康熙御笔,文革时被砸坏,虽经修复,仍有残缺。御碑亭中立御碑一通,碑阳是康熙手书的《兰亭集序》,背阴为乾隆手书的“兰亭即事诗”,祖孙同碑,也是佳话。
比较有名的景点是曲水流觞,其实就是一个有流水的小沟而已,曲折蜿蜒。有临池十八缸,表现王献之练字时的刻苦。王右军祠是介绍王羲之身世及成就的一座建筑。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家族人等,包括其子王献之,都是书法高手。作为东晋大族,清谈享乐之风很盛,所以没事就聚在一起,饮酒赋诗。只简单地赋诗显得太没意思,所以还得搞点游戏,这就是兰亭聚会、曲水流觞的故事。以此文人雅士的聚会却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恐怕也是意外收获。
景区内有一座兰亭书法博物馆,围绕《兰亭集序》布展,不但讲述了作品的由来,也完整讲述了作品流传千古的脉络。各种版本的《兰亭集序》在此都有展示,很多拓本,应该都是真迹。对于书法爱好者,此地是不得不来的场所。
一幅墨迹,成就一段传奇,也成为一道专门的文化主题,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很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