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满足成长李双江育儿 |
分类: 守望成长微教育 |
如何满足孩子确实有大学问,家长与孩子交往会时常产生碰撞,发生矛盾,尤其在是否满足孩子要求这个问题上,如何界定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是马上给予满足还是延迟满足更好,时时刻刻都在考验着家长,所以满足孩子需要讲究策略。
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出十大策略,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策略一:设置禁区
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设置一些禁区,让孩子知道在禁区里提要求是得不到满足的,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就会自觉遵守事先约定,但是这种禁区不宜设置过多,而且全家人都要自觉遵守,除了做到这些,还要经常和孩子一起沟通,为什么要设置禁区,让孩子从道理上也能顺理成章地接受,在健康、安全、道德等方面都可以设置禁区,比如在我们家,就设置了这样的禁区:
1、 在晚上上床入睡前一小时除了能喝白开水,不能吃任何零食,也不准喝任何饮料。
2、 不去吃肯德基和麦当劳。
3、 不吃果冻、棉花糖等有害零食。
策略二:限制性满足
和策略一设置禁区不同之处在于,可以适当放松一点。
比如在在吃零食这个环节上,由于我和琪妈都有很多顾忌,但也不好太限制孩子,有时为了帮她解馋,也会极少量地买一些化学添加剂比较少的零食给她吃,比如饼干、面包等。
其实对于限制性满足还有一种状况,那就是不买同样的东西回家,比如书、玩具、零食等等,记得有一次给她买了一个玩具,不知道咋搞了,在回家的路上她给玩丢了,她很伤心,但我们一直就没有给她补充这件玩具,其实从这件事让孩子知道学会保存自己的东西,懂得珍惜,其实孩子也一直不好意思提这事。
还有闪光笔(不是学校里必须要用的,但是写出来的字是彩色的而且有一闪一闪的亮片,很好看),我一开始采用的是延迟满足,一直到她过生日的时候,我顺便找个理由,说琪琪现在英语进步很大,都敢大方地和老外打招呼说话啦,给她买了一套闪光笔作为奖赏,并告诉她这套笔要细算着用,到明年这个时候我才会再给你买。
对于限制性满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吃饭前想吃零食(或者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很饿想买点好吃的填填肚子),家长千万不要轻易满足孩子,一旦养成习惯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我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和她开开玩笑,问她:“我给你考个脑筋急转弯,问:你在书上看到一个人最多可以饿几天啊?”她有时会嘟着个嘴轻声回答:“七天”,我接着问她:“那你现在饿了多长时间了?”,可想而知,她很不情愿地回答:“才半天时间”。其实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至于看电视、打电脑游戏或者手机游戏都要给孩子限制时间,都属于限制性满足。
第略三:延迟满足
孩子随时都会提出一些要求,比如要买吃的、用的、穿的、看的、玩的等等,但对于很多不紧急的要求家长要考虑给孩子延迟满足,不但对培养孩子的忍耐性有很好的锻炼,还使孩子更懂得珍惜。
比如在我们家,平常的时候琪琪说:“我想吃巧克力”,我们不会马上满足她,会等到某位家人的生日呀,重要的节日呀,才会满足她,有时候也会带有选择性的满足。
再比如,琪琪报拉丁舞的兴趣班就是一例相当长时间的延迟满足,琪琪一直都想学拉丁舞,我一直都在犹豫之中,拖到今年的八月份才给她报了拉丁舞培训班,现在她学的可认真啦,进步也很快。
策略四:自主性满足(计划性满足)
比如明天早餐、午餐想吃什么?就应该事先打个招呼,不然就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挑三拣四。
比如我在博文《让孩子规划假期》中,有提到在端午节三天的假期里,由孩子自己做主规划,自己努力做到满足自己的要求,锻炼孩子自己规划自己的事,
现在一到周末,我就会询问她,这个周末有什么计划?并尽可能地以她的计划为主,我再提一些适用性的建议供她参考,主要目的就是想帮她建立自主的意识。
另外,我有时会带她到餐厅吃饭,都是给她自主权,由她自己点自己喜欢吃的菜。
带她到书店选书,也是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我有时会提一点建议,但总终由孩子自己把握。
包括平常的时间分配,尽可能让给孩子自己掌控。
策略五:选择性满足
在选择兴趣班这个问题上我一直都非常慎重,我不会轻易地简单地满足她的要求,
在八月份选择报拉丁舞的时候,我就让她自己做选择,只能三选一,是选择报拉丁舞培训,还是上绘画班或者手工班(她都挺喜欢),最终她选择的是拉丁舞培训。
让孩子从小知道“有得必有失”的朴实真理,要学会选择重点。
策略六:替代性满足
为了满足孩子想吃零食的需求,我们会优先考虑多买一些时令水果放置在家里,象这个季节里就有苹果、梨子、柚子、枣子等水果供孩子选择。
还有象包子、馒头等面食也可以帮孩子解馋。
策略七:条件性满足
我们可以把条件性满足当作一种激励措施,用得好会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比如在琪琪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夕,我和琪妈都一致和她约定,只要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都能达到95分以上,就在暑假里带她去玄武湖划船一次。
后来她语文考了95.5分,数学考了100分,于是在暑假里就兑现了承诺,实现了条件性满足。
其实从心底里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条件满足,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目标,我还是会找另一个理由去带她去划船的,只不过当时为了让孩子延迟一下满足,就顺便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想不到她的期末考试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策略八:转移性满足
带孩子到玩具店去玩,孩子一定想买一点玩具回去,孩子不会考虑价格有多贵,也不会考虑这个东西是不是玩得有意义,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有自己的考虑,就可以采用转移性满足。
记得有一次,我带琪琪去玩具店玩,她想买一个电动的洋娃娃,我不太想给她买,一则是因为家里有好几个类似的玩具了,二则也比较贵,三则是因为她不一定真的喜欢,很可能是一时冲动而已。
于是我就一边跟她说话,一边自个儿找更有意义的玩具,这时正好有一盒多功能七巧板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赶紧叫她过来,和她一起摆各种各样的图形,里面还另外配有一种摆珠游戏,她一下子就忘记了刚才想要买的玩具,而且我跟她说,一次只能买一种玩具,买了这种玩具就不能买其他的了(策略五:选择性满足),那一次买的这盒七巧板到现在还用得上,因为琪琪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课上要经常用。
策略九:鼓励性满足
对于孩子很饥渴地汲取知识,要采取鼓励性满足。
比如孩子想去书店,我无论如何都要抽出时间来陪她,即使从早上过去,一直到晚上才回家,我不但毫无怨言,还一个劲地夸她:真是好样的!
比如孩子想出去散散步,吸引一下新鲜空气,我也乐意奉陪,和她一起做游戏,讲故事等等。
还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就是发生在今年的暑假里,琪琪很想去游乐场玩,正好可以放松一下自己,每次琪妈从早上带她去,她玩得不肯回家,琪妈就决定跟里面的工作人员打个招呼,然后到附近的永和豆浆店解决一下午餐,便又回到游乐场,让她一下子玩个痛快,这样确实很划算,玩了整整一天才算一次(10元钱一次),记得当时琪妈买的是十次一张的卡,到现在为止还剩三次可以玩。
总而言之,对孩子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锻炼身体,只要是真正有益自身的情况下,要尽量采取鼓励性满足孩子。
策略十:带孩子体验和理解“满足需要一个度”
我在暑假里带琪琪到南京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线去参观,一方面让孩子知道现代自动化流水线的神奇之处,同时另一方面也想让亲眼目睹一下工人的辛苦,
我告诉她:“工人在机器旁要一直这么站着,一天八个小时既不能打瞌睡,也不能在头脑里想别的事情,要一心一意地盯着机器,一出现状况要立即采取行动。”
后来我又跟她说:“你现在该知道,爸爸口袋里的钱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学会珍惜,不该买的东西我们就不要买了,好吗?”
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另外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和讲道理也能让孩子认识到什么东西该买,什么东西不需要买,要有重点地去选择,在这方面,很多童书就帮了很大的忙,比如跟孩子说少吃甜食,孩子不一定会听,如果就用《小熊拔牙》的故事引导孩子,那孩子就会产生共鸣。
满足孩子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从满足孩子这些很平常的生活细节中,我们不能简单地采用一种策略,而要尽可能地把很多科学的育儿理念揉合进去,让孩子从小就感悟和懂得很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