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视少儿外教英语培训

(2011-08-18 16:33:28)
标签:

外教英语

培训班

兴趣班

育儿

分类: 学好英语微探索

透视少儿外教英语培训

 

近几年,少儿外教英语培训一度成为很多家长的热门话题,而且来南京开设英语培训班的机构也越来越多了,大都集中在繁华的新街口附近。我作为一名非常重视女儿英语学习的家长,在女儿参与外教英语培训学习近两周年之际,想谈一点个人看法,与诸位朋友共勉。

先简单说一下经历:女儿在五周岁的时候,也就是前年报名参加了维斯特外教英语培训机构,记得当时我是千挑万选并且参加了很多英语培训中心的视听课以后,慎重选择的,看重了三点:

第一,在视听课上,我发觉外教英语老师有和孩子互动的相关经验,能细微地察觉到孩子情绪上的变化并予以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其实真正做好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第二,所选用教材是著名的朗文系列教材,这一点我也非常看重;

第三,工作人员少而精,都是笑容可掬,尤其校长平易近人,给人以很深的印象,说明这里的工作氛围比较有人文气息.

我当时确实有这样一种感觉。可惜的是不到一年,由于股东撤资,培训机构整体解散了。

随后我又为女儿重新选择了一家外教英语培训机构,不过这已是事隔半年之后的事情,偶然的一次巧遇,使我与纳斯达克国际少儿培训中心牵起了手,一听说也是朗文教材,还有系列朗文原版图书可以借阅,而且是语文\数学\科学多学科同步学习,墙壁上还都张贴了外教教师的教师资格证复印件,我就心头一动,同时我也看重了这儿活泼的工作氛围,只有老师们感到企业里有爱,她们才会把这种爱和激情像接力棒一样传递到孩子身上。

TIPS:

(选择外教班,确实需要一双慧眼,宁可错过,不要选错!)

(外教老师要有教育相关经验,和教师资格证!)

(培训中心要有系统性的学习教材!)

(培训中心的工作氛围即企业文化是个选择重点!)

 

所以我在为女儿选择外教英语培训机构的时候,我最为看重的是培训中心的工作气氛,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女儿学到的不仅仅是英语如何表达,而且还有额外收获,那就是人世间最有价值的宝物——友爱和礼貌,其实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却被家长们忽视了。

有很多人问我女儿在外教英语班学到了什么,我女儿总会简单地说:“在那儿很有趣”,这句话简明扼要地透出两个信息,第一个信息就是跟着外教老师学习英语很有趣,第二个信息便是我喜欢在那儿玩(其实是学习)。这个信息对于孩子英语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只有孩子真正地对英语感兴趣了,学英语才能产生效果,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位家长所期待的结果吗?

难道外教老师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举一个发生在琪琪班上真实的案例:

有一位小朋友非常不喜欢学英语,硬是被他妈妈强拉进了教室,所以他在开始的每堂课几乎都是背对着外教老师听课,如果换着中式的教育,老师肯定会指责孩子不尊敬他,至少要处以罚站以示警戒,这样的结果一定会促使孩子更加厌恶英语,可是外教老师却不提倡这样一种教育方式,他认为,孩子不喜欢英语肯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应该先和他建立友情,给他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当外教老师知道那小男孩喜欢足球的时候,他在第二堂课带来了足球这样一个道具,借以吸引那位小男孩,而且在小男孩背对着老师的时候,老师会自动走到男孩面前扮一个鬼脸或者幽默一下,经过几堂课的适应,那个小男孩便自觉地融入到了集体,至少不厌恶英语了,也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这其实是外教老师潜移默化地把她们国家的优秀文化通过教学这种方式传递给了孩子,这样一种言传身教,如此友善的沟通方式,难道不比纯粹学几句标准的英语更有用吗?

 

我还遇到这样一位家长,她埋怨培训中心:孩子一个学期下来就学那么几句话,效果实在太差了。事后我轻声地问了她一句:“孩子回到家里还学习英语吗?”,这个时候她又埋怨起她的孩子:“他一回到家,就把英语忘得一干二净,从来没看他主动翻过。”这就是答案了,指望外教老师每周培训那么几个小时,就能学好英语?

所以英语水平的提高还在于每日点滴积累,在于广泛大量地阅读,对于外教英语培训,起的是引路和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我的眼里,合格的外教老师总有一种无形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充满兴趣去学英语,无所谓从外教老师那儿学到几句话哪怕仅是几个单词,但就外教老师这份友情,这份关爱,这份积极与孩子互动的精神,就足以让孩子乃至我们家长都为之感动,足矣,我会坚持到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