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教实践中的四大困惑

(2009-12-08 15:16:36)
标签:

教育

育儿

早教

琪琪

博文

分类: 守望成长微教育

我罗列出如下早教实践中的四大主要困惑,并不是想借我一面之辞说通其中的道理,实际上我和大部分普通父母一样,既不是幼儿教育专家,同时也要为油米酱醋盐算计着生活的经济型家庭,如果不是孩子上幼儿园受阻,也不会倾注大量心血引出早教实践这一段;我的孩子也和普通的孩子一样,三岁半才认识第一个汉字,那时候既不会背唐诗,对所有的阿拉伯数字也极不敏感。(在博文《隐性早教支出的酸甜苦乐》中有介绍)

然而我最终成为一名早教实践者,在实施早教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和许多家长一样的困惑,但都被我一一化解,尽管有些实践方法比较另类,甚至还有些叛逆,但凡事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个中滋味,今天想借新浪博客园地来个抛砖引玉,真诚希望热爱早教事业的朋友一起来探讨,共同提高。

困惑之一:如何理解孩子不宜过早识字中的“过早”二字。

困惑之二:早教期间学习拼音一定会不准确吗?

困惑之三:早教中的玩与学之间一定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吗?

惑之四:家庭双语交流会成为邯郸学步吗?

下面就依次谈一谈我的理解,

 

困惑之一:如何理解孩子不宜过早识字中的“过早”二字。

我在博文《如何抓住孩子的识字敏感期》中有详尽的述说,不过在这里还想作一点补充。

不认同孩子早期识字的幼儿教育专家大都提出孩子在三岁之前不宜进入识字环节,而应以亲子阅读和看图讲故事为主,关于这一点在育儿界比较容易达成共识。那是因为零到一岁的孩子需要全面搭建感知觉功能;一岁到二岁的的孩子需要学习走路和识别大自然里的各种声音;二岁到三岁的孩子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平衡能力以及辨认各类物品的最佳时机,所有这些对孩子未来成长的影响,远比学习识字来得具体、直接而且重要得多。

但孩子到了三岁以后,尤其是五岁到七岁之间该如何发展智能呢?很多幼儿教育专家轻易不敢发表过多的评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是一段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年龄,是一段极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重要时间周期(往往都是一晃就过去了,过去了又十分后悔的时期),也是一段最能超乎想象的儿童潜能拓展时期,同时也是各个培训机构重点关注,并且努力开发相吻合的培训课程,借以发展壮大企业的重要年龄段。

    最终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又正好处在识字敏感期当中,如果不让孩子快速走进识字和自主阅读环节,在无法满足孩子日益膨胀的求知欲的前提下,孩子会不会找些更有趣的替代品,比如看电视、动画片、玩电脑游戏、瞎玩、琢磨鬼心思等等,从而比学习识字更糟糕呢?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尔梭利经过毕生研究就得出结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其中一至三岁侧重于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四至六岁侧重于书面语言的训练。

概括得真是很精辟,又经典!

 

困惑之二:早教期间学习拼音一定会不准确吗?

在博文《实例分析早期阅读的重要》中有关于早教中学习拼音的重要性,本文再作些补充。

前不久我遇到一位邻居说自己发音不好,怕误导孩子,不敢教小孩拼音。

我就问她:“你担心自己发音不准,如何进行亲子阅读?”

她说:“我也很矛盾,是想与孩子亲子阅读,但又怕读得不准会影响她以后的语文学习。”

我就对她说:“你过于担心发音问题还会讲好故事吗?”

其实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内,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并不在意自己是否字正腔圆,而只关注故事情节是否生动有趣,孩子是否配合着手舞足蹈。

    我们都没有经过播音方面的专业训练,每句话里都可能有不正确的读音,也正因为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而又要经常给孩子亲子阅读,为了不使孩子跟着我们学会错误的发音,而形成难改的陋习,就更需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拼音模板,也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会正确的读音。

也正因如此,使得部分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学习了很多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导致真正上小学的时候纠正起来很困难,也难怪有一些小学语文老师会抱怨:孩子千万不要过早地识字!其实这种抱怨没有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出在从小没有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读音,孩子确实太无辜了,家长的疏忽总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负担,甚至还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并不难,学习拼音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难事,只需要跟着DVD教材学就行了,琪琪也就化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超越了我们,现在如果我读错了字,她必定帮我指正出来,从另一个角度,还能提高她学习的自信心。(顺便说一个小例子:今天早上就帮我纠正了“刷”的读音,声母应该是“sh”而不应该是“s”)

当然学拼音还有五个小技巧。其一就是在孩子掌握了300个至500个汉字的时候,而且极想表现自己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强化孩子的拼音是最好的时间段,孩子不会感到厌烦。

其二是尽量选取带拼音的儿童读物,与孩子亲子共读,让孩子对拼音不陌生,甚至还会产生好奇。

其三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利用孩子对拼音产生好奇感的大好时机,给孩子示范正确的拼读,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求孩子能马上记住,尽量不要设考孩子,等到孩子已经能指认很多拼音单音节甚至双音节的时候,再集中教孩子学习拼音,也可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看DVD共同学习。

其四是选择跟读教材同时学习。琪琪采取的教材是杨红樱的系列读物,一共四本书,分别是《大脚鸭跳踢踏舞》、《荷叶上的晚餐》、《天上掉下乖狐狸》、《长着耳朵的树》都配有朗读光盘,不但能学到正确的读音,而且还学会了抑扬顿挫的情感表达。(在视频《三段视频小显才艺》中有孩子朗读方面的案例)

其五是通过学习绕口令来检验和矫正发音。

 

困惑之三:早教中的玩与学之间一定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吗?

前不久我就这个话题和琪琪做过一次交流,来看看吧:

我问:“琪琪,你是怎样来区分‘学习’与‘玩’之间的不同?”

她回答:“‘学习’就是为了以后考大学考博士呀,而‘玩’就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呀”。

我问:“你认为做什么是属于‘学习’,做什么是属于‘玩’呢?”

    她回答:“学写字和做算术是‘学习’;而学英语、读书还有荡秋千、滑滑梯、吹泡泡都是‘玩’。”

我问:“为什么学英语也是玩呢?”

她回答:“因为爸爸说英语的时候很搞笑,爸爸每天还跟我一起玩英语游戏,还有小熊温尼的英语碟片也很好看哪!…哦,还有那些外教老师也很有趣呀”。

我问:“那为什么读书也是玩呢?”

她回答:“那是因为书好看呗!书里面有很多小动物,我最喜欢啦,所以看书也是玩啦。”

我问:“那为什么只有学写字和做算术是‘学习’呢?”

她回答:“那是因为写字太难了,做算术你又老给我出难题,我都有点烦了。”(最近已好长时间没有教她做算术题了,写字也不强求她,随便写吧,不过最近倒感兴趣写毛笔字了......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是难以完全理解孩子的心思和孩子的世界!)

原来如此,孩子眼中的“玩”和“学习”之间的划分就如此简单。我们家长有时候是不是想得过多啦,有些家长往往喜欢根据自己的意愿,认为读书和玩怎么能扯到一起去呢?其实,在孩子的眼中,没有压力的学习就是玩,这也间接地给家长一个暗示,如果想让孩子把学习当作玩,就不要施加压力,学会用四点拨千金的技巧让孩子轻松爱上学习,尤其在孩子有学习兴趣的时候,学会煽风点火和正面赏识。

 

困惑之四:家庭双语交流会成为邯郸学步吗?

所谓家庭双语交流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穿插一些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

我于今年八月份在家里建立双语学习环境,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外教英语培训班的学习成果的巩固,但更主要的还是想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乐趣,就像在“疑惑之三”中,琪琪说我在讲英语的时候很搞笑,确实在家里增添了另外一口快乐之泉。

我不但和孩子进行生活口语方面的双语交流,还给她配备了一套双语教材,就是洪恩双语系列《三只小猪》。

其实孩子的语言适应能力要比我们家长强很多,她们能在多种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同时交流,琪妈是江西人,她的家乡话我是一句都听不懂,去年,琪妈带着琪琪到外婆家玩了一个月时间,她竟然懂得不少地道的方言,令我们大人都有点瞠目结舌。

    一位国外权威专家经长期研究得出结论:早期儿童可以精确地分辨出八十多种不同的发音,而一般成人只能分辨出四十多种不同的发音,所以让孩子在早期多接触几种语言是有很大益处的。

当然在孩子掌握了英语简单的句型以后,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完整地用英语把一句话表述出来,以至于逐步过渡到纯中文的语言环境或者是纯英语的语言环境当中去,千万不能说成:“我今年five岁了!”要不,真的成为邯郸学步了。

另外在博文《双语体验父女情》中还有详尽的述说。

如果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和感受,非常欢迎一起探讨和交流,在此我非常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