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肺炎可以远离孩子

(2009-11-10 13:35:21)
标签:

健康

肺炎

小儿

新生儿

育儿

分类: 孩子健康微总结

(本文的案例都是发生在小区里的真实事件,因为琪妈是全职妈妈,与小区里的很多妈妈都熟,经常一起坐下来聊天,收集整理案例,再由琪爸拟稿而成)

 

不知是气候的原因,还是孩子本身体质的问题,抑或是幼儿园管理上的不细致所致,今年秋季在我家小区里得肺炎的孩子比往年增加不少,尤其有一些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从来没去过医院(当然除了打疫苗),竟然也得了肺炎。琪妈出于关心,给邻居们出了不少好主意,但同时也分析出孩子患肺炎机率增高的四种原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其实肺炎完全可以远离我们的孩子。

 

第一种原因:是幼儿园里的营养没有及时跟上。

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孩子每天都在长身体,而且有的孩子运动量还特大,摄取营养的速度跟不上身体消耗的速度,长期下来,就容易导致孩子身体免疫力下降。

邻居璐璐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但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从小就爱挑食,不喜欢幼儿园里的饭菜,听班主任老师说,每天的午餐只吃小半碗米饭,勉强维持体能,虽说她妈妈会在家里给她加加餐,没过多久,小脸还是瘦削下来了,在前不久,不小心感染上病毒性感冒,就迅速转化成肺炎。当时幼儿园老师还责怪家长太矫惯孩子。璐璐自从得过一次肺炎以后,小病就没停过,令全家人几个月以来都寝食难安,一直愁眉苦脸。

友情提示:改正孩子的挑食、偏食习惯;要求幼儿园提高伙食质量;调换幼儿园;等到孩子大一点体质较好的时候再上幼儿园。

 

第二种原因:家长疏忽大意。

邻居思思在不久前的一天,在幼儿园里感染上了很轻微的感冒,也就是流流鼻涕而已,由于平时在家里都是扛一扛就过去了,所以全家人也没太在意,就继续让她带药去幼儿园吃,谁知这一次却出现了意外,孩子突然发烧,如果当天晚上就直接带孩子去医院挂急诊,也许还没问题,一直拖到第二天上午,还不见好转,才急急忙忙地赶往医院,可是看病的孩子太多,等到自己孩子看病的时候,几个小时都过去了,孩子被诊断为肺炎,需要紧急住院。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的侥幸心理和无所谓心态所致,一般都是凭往常的经验,认为孩子可以凭自身的免疫力来对抗疾病,殊不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事还是发生了。

友情提示: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生病发生的症状,因为孩子病情的转化有时候是很快的,甚至有必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也包括多询问和请教有经验的左右邻居,古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三种原因:家长的执著。

冬冬是一位好动的调皮男孩,他妈妈寄希望于幼儿园的老师好好管束一下他,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下,着实收敛了不少,基于这个原因,冬冬每次感冒稍一痊愈,他妈妈就恨不得马上送他上幼儿园,一方面是怕家里的环境会破坏他在幼儿园里养成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交到幼儿园的费用不会因为孩子的生病而返还。谁知返回幼儿园里还没几天,感冒再次出现,就这样三番五次地折腾,由于过多地注射抗生素,导致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很差,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生病,这不,就在前不久得了肺炎,住院一周,化了近五千元人民币,真是得不偿失。身体刚一康复,他妈妈又忍不住要送冬冬上幼儿园去了,还笑着对琪妈说:“我现在都已经麻木了!”。琪妈一脸愕然。

友情提示:家长放宽心态可能是最好的良药了,千万不要执拗,顺应孩子的健康成长规律,时刻以孩子的健康为主要抚养责任,至于学习、习惯、能力等的培养是需要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

 

第四种原因:医院的失误。

爽爽身体状况很一般,但他妈妈很细心,选择的幼儿园也不错,在家长和老师共同的精心照料下,也没生过什么大病,只是偶尔有点感冒,去医院挂两天水,再在家里调养一周后,也没什么大碍,但这一次却出了意外,他妈妈以为也是一个小感冒,就近选择一家区属小医院,谁知挂了两天水,还不见好转,他妈妈才急了,等到转到市属儿童医院时,已迅速转为肺炎。

友情提示:尽量选择专业性医院,还要多请教医生,多观察孩子有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对策。

只要家长多用心规避上面所列的四种状况,孩子决不至于患上肺炎,我和琪妈恭祝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附录:小儿肺炎一般性常识

资料一:家长的认识误区(感谢腾讯网的网友http://baby.qq.com/a/20090309/000006.htm

许多家长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存在误区,最常见的是以下五种:

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不良反应。正确的做法是听从医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

误区三:治了2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应该换一种药物

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

误区四:抗生素副作用大,如果孩子不再发烧,咳嗽也好转了就停掉。

需用多长时间抗生素,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忌不规则用药,用用停停会造成耐药,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

误区五: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

 

 

       资料二:小儿肺炎症状(感谢腾讯网的网友http://baby.qq.com/a/20090619/000023.htm

小儿肺炎症状多数表现有发热、咳嗽、气急、有时有鼻翼煽动、口唇青紫等现象。严重的肺炎可由于呼吸困难而造成严重缺氧,出现心跳加快、面色苍白或青紫、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甚至出现高热抽搐、吐咖啡色物体、腹胀,这就非常危险了。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反应能力很差,患肺炎症状不典型,不发热,也不咳嗽,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因此大人往往容易忽视新生儿肺炎,导致发生不良后果,其实只要细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症状的,患肺炎的新生儿常有口吐白色泡沫、不吃奶、哭声低、面色发灰、口唇周围青紫、皮肤灰白、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呼吸浅表急促或不规则,还可以见到鼻翼煽动或鼻孔扩大等症状,家长如发现新生儿有上述症状,应特别警惕。

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

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示病情严重,切不可拖延。

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