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南京和杭州(转载自“西祠胡同”)

标签:
南京杭州玄武湖西湖比较 |
分类: 一起分享 |
我眼中的南京和杭州
作者/凌波皓
http://www.xici.net/d35051315.htm(西祠胡同-中国城市论坛)
南京城和杭州城都依山傍湖,紧邻大江,自古以来都是江南繁华之地,同为全国六大古都(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有六大古都之说,直到1988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了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才把安阳市列为中国古都之一,这样中国有了七大古都之说),如今又分别是中国出产院士数最多的两省的省会。更为巧合的是,把一张杭州地图和一张南京地图放在一起,将其中的一张旋转180度,可以看到两张地图的惊人相似:钱塘江和长江,西湖和玄武湖,西湖风景区的群山和钟山风景区的山,江、湖、山的分布几乎如出一辙。
再进一步来说,南京和杭州又不尽相同。
同样是湖和山,南京以山胜,而杭州以湖明。南京因为紫金山而成其“虎踞龙盘”之势,杭州因为西湖而闻名于千里之外。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在南京城里还有一个和西湖湖面面积相当的玄武湖;而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的群山却要以西湖来为自己命名。没有了钟山,南京不再是南京;没有了西湖,杭州也不再成其杭州。
这也造就了两个城市之间截然不同的气质和命运。由于山的豪情和忧郁,南京虽然地处江南,但是政治地位的显赫让南京成了最具北方城市风格的江南城市(相对应的是,扬州是最具江南风格的江北城市);而由于水的柔情和妩媚,地处江南的杭州则于苏州一道成了江南的代名词。
据说南京是中国做过首都次数最多的城市(我没有认真研究过历史),虽然这些朝代都很短命。显赫的王权带给了南京无比的荣耀(就算在今天,虽只为副省级城市,南京在国内也是政治地位很高的城市,超过了直辖的天津和重庆,更远在杭州之上),也给南京人民带来了深深的灾难。南京恐怕也是被屠城次数最多的城市吧!远的不说,近代以来留给我们的就有太平天国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两次大规模的血腥记忆。南京的陵墓也太多太密,从明孝陵到中山陵再到雨花台,几乎遍布了整个城市。走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上,常常让我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压抑和阴冷,而南京的夜晚更是黑暗的可怕(这当然不是指南京没有路灯)。
而杭州虽然也处处都有遗迹、典故,却绝对不会给我们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白娘子的动人传说,苏小小的低声吟唱,虽然不无凄凉,但是并不悲壮,更无血腥。至于苏东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以及柳永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把杭州推向了文人心中的至美之地。在杭州建都的南宋虽然柔弱,可是也击毙了让欧人恐慌万分称之为“上帝之鞭”的蒙哥大汗,而且南宋时期的临安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不无艳丽甚至浪漫的想象。与南京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同,杭州古巷里面飘出来的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唯美诗句。
如果说南京的历史是铁与血,那么杭州的历史更多的是情和泪。如果说南京市座男性化的城市,那么杭州则是十分女性化的城市。南京摔不开厚重的历史包袱,更象一个缓慢、厚重的老人。而杭州虽然也有悠久的历史,可是这历史本身并没有给杭州太大的压力,更加没有成为前进的负担,所以杭州更象是一个轻快、艳丽的青年。
在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南京无疑相对衰弱了,既比不上南方的深广,也不如省内的苏锡,这是南京的尴尬。而在官方的视野中向来不能进入全国十大城市阵营的杭州在经济发展中却蒸蒸日上,杭州民间的富裕程度已远在南京之上。在杭州近郊,是农民建造的成片的别墅,而在南京近郊,和广大的中西部农村没有太大的区别。更为重要的是,两地人民在经济、创业的观念上面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如果说上海是个十里洋场中的艳丽女子,苏州是个流水人家中的小家碧玉,那么杭州则是吃西湖藕粉长大的大家闺秀。杭州的美不仅在于西湖和那些充满诗意的地名上面,更在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等关于杭州的美丽诗句带给人们的无尽的想象。但是往往太过于美好的东西不能太过于亲近,杭州就是这样。来自西湖的款款的醉人的微风,在让人心襟荡漾的的同时,也往往消磨了人的斗志。如今的杭州房价太高,夏天太热,改造之后的西湖南线虽然漂亮,但是太过于奢靡,这一切让我感到了对这座城市的陌生。
而反观南京,虽然有种种不如意,事实上还是有很多可爱的地方的。南京虽然做了很多年的首都,但是南京还是十分的平实和包容的,南京人整体上也比较朴实和厚道,客观的说,南京并不排外。相比于北京人的自命不凡,上海人的精明算计以及天津人的油嘴滑舌,南京人实在更为亲切可爱。相比于苏州的侬侬软语,南京人说话也不算好听,当街对骂也是常见的事情。然而听得久了,却感觉南京的口音听起来特别亲切,骂归骂,南京人骨子里还是较为纯朴的。南京向来为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每到夏天,天气依然很热。但是事实上,南京的夏天的炎热早已被杭州超越。想来遍布南京城的高大的法国梧桐多少也带给人们些许的荫凉。大学空闲的时候,最爱看的就是南京的三毛钱一份的小报,而实惠的鸭血粉丝也总能让我吃得津津有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