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路寺废墟上的欢愉
(2025-06-13 18:39:44)
标签:
梓路寺废墟欢愉兔子舞 |
分类: 走遍天下赏析 |
灰蒙蒙的天空低垂着,仿佛随时会压下来。我们一行人站在酒店门口,望着那铅色的云层,心中不免忐忑。天气预报连日来都在预警暴雨,然而我们的旅程却意外地得到了上天的眷顾,雨水总在我们坐车中或抵达目的地时识趣地暂停,仿佛一位体贴的老友,知道我们出游的不易。同行的女伴们笑称这是“车停雨停”的神奇定律,言语间满是对这微妙缘分的欣喜。
车子在细雨中穿行,窗外的景色被雨水洗得发亮。五十分钟的车程里,我们经过了蜿蜒的山路和静谧的村庄,最终抵达了目的地——梓路寺。寺庙坐落在山顶,远远望去,几层楼高的建筑在雨后的薄雾中若隐若现,颇有几分仙气。然而走近了才知道,这不过是一座在原址上重建的寺庙,那些本应承载历史记忆的砖石梁柱,早已不知所踪。
“为什么要毁掉原来的建筑呢?”我不禁喃喃自语。同行的朋友也面露失望。历史建筑不正是时光的见证者吗?它们沉默地矗立,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连接着古今的脉络。毁掉它们,无异于撕掉历史书页,让记忆出现断层。我不由想起梁思成当年为保护北京古城墙奔走呼号的场景,那种对历史遗迹近乎执拗的珍视,在今天看来尤为珍贵。梓路寺的重建虽然恢复了形制,却永远失去了那些被岁月抚摸过的痕迹,那些本可以让现代人与古人产生奇妙共鸣的实物纽带。
雨恰在此时停了,仿佛特意为我们让出一条参观的路。踏入寺内,石板路上残留的雨水让每一步都需格外小心。杂草从石缝中钻出,水渍遍布地面,我们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全神贯注地保持平衡。大雄宝殿内香火稀疏,游客寥寥,我们是当天第二拨访客。僧人也不多见,整个寺庙显得空荡而寂寥。我们一层层向上攀登,直到第四层被绳子拦住,挂着一个“正在修缮”的牌子。这倒让我们松了口气,不必再提心吊胆地攀登湿滑的石阶了。转身环顾,这座重建的寺庙确实缺乏让人流连的魅力。半小时内,我们便看遍了所有开放的殿堂,内心不免有些失落。建筑虽然是佛教场所的形,却少了那种历经沧桑后沉淀下来的神。
然而旅行的趣味往往在于意外。当我们转到隔壁的宏村剧场时,心情立刻为之一振。剧场虽小,却设计精巧,我们在此拍下了不少有趣的照片。更令人惊喜的是不远处的水库——雨后的山峦被薄雾缠绕,宛如水墨画中的意境。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天空和山影,美得让人屏息。看到停车场空无一人,我突然灵机一动:“大家来跳兔子舞吧!”女伴们先是愕然,继而眼中闪出兴奋的光芒。我简单讲解了动作要领:右脚跳两下,左脚跳两下,向前蹦一下,向后蹦一下,再向前蹦两下,如此循环。我们排成一列,双手搭在前人肩上,像一群放学的小学生,开始了这即兴的游戏。第一次尝试,有人踩错了脚,有人跳反了方向,大家笑作一团。第二次,我们配合默契,动作整齐划一,成功完成了这个小小的挑战。笑声回荡在水库边,惊起了几只栖息的水鸟。那一刻,我们仿佛回到了十五六岁的年纪,烦恼全无,只剩下纯粹的快乐。
回望梓路寺,它依然静静地矗立在山顶,灰色的屋檐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我突然明白,旅行从不是单纯地去看那些著名的景点,而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现快乐,创造回忆。梓路寺或许没有给我们带来预期的历史震撼,但它周围的自然风光和我们的欢声笑语,却成了此行最鲜活的记忆。
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我们匆匆回到车上。女伴们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讨论着刚才的兔子舞谁跳得最滑稽。车窗外的梓路寺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雨幕中。我想,这座寺庙虽然失去了原有的历史印记,但它依然是一个载体,承载了我们今天的欢笑与友谊。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后人看到这座21世纪重建的寺庙时,也会想象曾经有哪些人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故事。
旅行的意义,不正是如此吗?——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但那些共同创造的快乐瞬间,却能在记忆中永恒。梓路寺的重建或许抹去了历史的痕迹,却无法阻止新的故事在这里发生。就像雨总会停,阳光终会再现,人类的欢愉与创造力,永远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