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岁生日宴上的思考

(2025-05-06 17:22:44)
标签:

十岁

电子产品

育儿

困难

分类: 家庭琐事记载

  鞭炮的碎屑还在门前的水泥地上跳跃,十万响的余音似乎仍在耳畔回荡。我站在堂屋门口,看着八十五岁的老父亲拿着扫帚,脸上堆满笑容地迎接那辆载着三层蛋糕的白色轿车。五月的阳光正好,照得他银白的头发闪闪发亮。

“来了来了!”我兴奋地拍着手,招呼着哥哥姐姐们,麻将桌上的牌友们立刻起身,掼蛋的也扔下了手中的牌。我们几姐妹像迎接贵宾一样站成一排,看着侄儿的小舅子小心翼翼地从后备箱捧出那个巨大的蛋糕盒。这本该是个热闹的日子。去年春节时,我们就开始筹划多多的十岁生日。在我们老家,十岁生日是个大日子,意味着孩子从幼童正式迈向少年。老父亲尤其看重这个曾孙的生日,早早就念叨着要好好办一场,请全村的乡亲们都来热闹热闹。

“不要把规模搞大!”姐夫当时就皱起了眉头,“办大了,我那些兄弟又要送人情,来回折腾不说,以后还人情都是麻烦。”“是啊,远道的亲戚来也不方便。”侄儿附和着,眼睛却瞟向自己的妻子方瑛。我知道他们担心什么——姐夫家的条件一般,若是场面太大,怕显得他们炫耀。就这样,原本计划中的二十桌酒席缩减到了三桌,只请了我们几姐妹和方瑛的娘家人。老父亲虽然失望,但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准备了鞭炮。“蛋糕放这里!”方瑛指挥着把蛋糕放在堂屋正中的大圆桌上。那是个三层的奶油蛋糕,最上面立着一个塑料的奥特曼模型,周围点缀着蓝色的星星。多多终于放下了手中的iPad,凑过来看了一眼,又立刻缩回堂屋角落。“多多,来拍照了!”我招呼着侄孙,声音里带着几分讨好。多多磨蹭着走过来,眼睛却还盯着手中屏幕上的打斗画面。我瞥了一眼,那是一个角色正用夸张的动作把另一个角色打倒在地,鲜血特效喷溅而出。“先把游戏放下。”侄儿伸手要拿iPad,多多立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起来:“不要!”“就拍几张照片。”我柔声劝道。“烦死了!”多多把iPad抱在胸前,脸涨得通红,“拍什么拍!有什么好拍的!”

堂屋里一时安静下来。大姐赶紧打圆场:“小孩子都这样,我家那个以前也是。”她走过去蹲在多多面前,“今天是你生日呀,小寿星要开开心心的,拍完照就能吃蛋糕了。”最终,在许诺了“拍完就还你iPad”后,多多勉强站到了蛋糕旁边。他穿着崭新的蓝色T恤,头发梳得油亮,可脸上的表情却像在受刑。摄影师——也就是我的二姐夫——指挥着:“来,笑一笑!”多多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闪光灯亮起的瞬间,他又立刻恢复了那副不耐烦的表情。接下来是全家福环节。多多的父母站在他两侧,他六岁的弟弟被方瑛抱上了凳子。弟弟倒是很配合,对着镜头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多多,把手放下来,别挡着脸。”侄儿轻声提醒。不知何时,多多又拿回了iPad,正用一只手操作着,另一只手挡在脸前。“要你管!”他突然爆发出一声尖叫,声音刺得我耳膜生疼。堂屋里再次安静下来,连六岁的阳宝都停止了哼哼叽叽。侄儿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伸手去拿iPad,多多立刻像被激怒的小兽一样嚎啕大哭,声音之大让我想起了村里杀年猪时的惨叫。他躺在地上打滚,长裤很快沾满了灰尘。“算了算了,让他玩吧。”老父亲叹了口气,“今天是他生日。”就这样,我们勉强完成了合影环节。唱生日歌时,多多终于被蛋糕上的蜡烛吸引了注意力,暂时放下了他的电子设备。可当我们期待他许愿时,他却直接吹灭了蜡烛,然后伸手就去抓奥特曼模型。“先切蛋糕!”方瑛急忙拦住他。“我就要这个!”多多又开始提高音量,那种即将爆发的前兆让我们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最终,奥特曼被取下来给了他,蛋糕也切了,但多多一口没吃,又回到了他的角落。我们其他人分食着甜腻的蛋糕,气氛有些尴尬。

去酒店的路上,我和大姐坐一辆车。多多一家坐前面那辆,透过车窗,我还能看到后座上的他低着头,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我忍不住问。大姐摇摇头:“自从有了阳宝,他就越来越不像话。上次回家,就因为他妈妈给弟弟零食,他把一整碗汤泼在了弟弟身上。”我想起多多两岁时的样子,那时他还是个爱笑的小男孩,喜欢追着院子里的鸡跑。现在那双眼睛里却充满了暴躁和不耐烦。酒店包厢里,菜肴一道道上来:泡蒸鳝鱼、木桶炕蒸肉、清蒸鲈鱼、牛肉火锅、油焖大虾......都是硬菜。大人们推杯换盏,话题从庄稼收成聊到城里房价。方瑛时不时给多多夹菜,却都被原封不动地拨到了一边。“吃点肉丸,妈妈帮你夹。”方瑛轻声说。“不吃!”多多头也不抬。“那喝点汤?”“烦不烦啊!”他突然大吼一声,把旁边的服务员都吓了一跳。侄儿终于忍不住了,一把夺过iPad:“吃饭的时候不准玩!”接下来的场景简直像一场小型灾难。多多的尖叫声几乎掀翻屋顶,他拼命去抢iPad,打翻了一杯果汁,橙色的液体顺着桌布蔓延。最后他索性躺在地上哭嚎,引来隔壁包厢的人探头张望。“别管他了,我们吃我们的。”老父亲发话了,但我能看出他眼里的失望。这和他期待中的曾孙生日宴相差太远了。整顿饭在多多断断续续的抽泣中结束。临走时,我看到侄儿把iPad还给了他,几乎是立刻,哭声就停止了,仿佛有个开关被按下了似的。

回程的车上,二姐叹了口气:“这孩子得去看看心理医生。”“都是手机游戏害的。”二姐夫一边开车一边说,“现在的小孩,离了电子设备就跟丢了魂似的。”“也不全是。”二姐反驳,“主要还是有了弟弟后,他觉得被冷落了。你们没发现吗,只要方瑛一抱弟弟,他就要闹。”我想起多多看那些暴力视频时的专注表情,不禁打了个寒颤。那些虚拟的打斗场景正在塑造他对世界的认知吗?到家后,多多已经恢复了平静,甚至允许阳宝靠在他旁边一起看动画片。这短暂的和谐让我恍惚觉得餐桌上的闹剧不曾发生过。但我知道,等下一次他的需求被拒绝时,尖叫和哭闹又会卷土重来。

晚上,我和侄儿在大门口聊天。“多多以前不这样的。”他突然说,“上小学前还挺乖的。”“是因为弟弟吗?”“一部分吧。”他深呼吸一下,“主要还是我们太忙了。经常出差,回家累得只想休息,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图个清静。等发现不对劲,已经晚了。”我想起白天多多看那些暴力视频时的入迷样子,忍不住问:“你们不管他看什么内容吗?”“管啊,怎么不管。”侄儿苦笑,“但防不胜防。学校同学互相传,随便一个链接点进去就是那些东西。没收手机他就闹,闹得整条街都听得见......”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力感。这个在生意场上精明能干的年轻人,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却束手无策。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隔壁偶尔传来多多玩游戏的声音。想起白天的种种,我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行为问题,更是这个时代的缩影。电子设备成了育儿帮手,也成了逃避现实的工具;二胎政策给了更多家庭圆满,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物质丰富的今天,孩子们得到了我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一切,却似乎失去了某种更重要的东西。第二天一早,我们准备返城。临行前,我看到多多又坐在角落里玩iPad,晨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勾勒出一个孤独的轮廓。方瑛在厨房忙碌,小宝在院子里追着鸡跑,笑声清脆。“多多,姑姑走了。”我试着和他道别。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陌生而疏离,然后很快又低下头去。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阵心痛。这个十岁的孩子,本应是生日宴上快乐的主角,却被困在了那个小小的屏幕里,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回城的路上,窗外的田野飞快后退。我想起老父亲放鞭炮时那期待的眼神,想起侄儿谈起儿子时的无奈,想起多多眼中那种与年龄不符的冷漠。这次生日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却给了我太多思考。或许,这就是当下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我们在物质上给了孩子一切,却在精神上与他们越来越远;我们关注他们的成绩和才艺,却忽略了最基本的情感交流和品格培养;我们疲于生计,却忘了最珍贵的教育往往就藏在日常的陪伴和引导中。

十岁,本该是个充满希望的年龄。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我不禁想:多多的未来,会驶向何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