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辣蓼草故事(252+6+1)

(2018-10-25 22:02:18)
   下乡扶贫,走在乡间的路上,总有一些童年的花花草草映入眼帘。
这些花花草草,能吃的都能记得。有刺激的也不敢忘记。今天看到的是几株高度营养不良的辣蓼草。在路边,也许是季节的原因,也许是土壤的肥力的原因,长得不茂盛,就连那花穗也是稀稀拉拉的。但是那种红色、那种形状,是我刻骨铭心的记忆。
辣蓼草故事(252+6+1)

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五十年代,中国的第一次城镇化运动(我杜撰的名字),乡下的有文化的那男女女都被招工进了城。我的父母也进了城。于是,我们变成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城二代,但是根在乡下,下乡度过寒暑假,下乡看爷爷奶奶是我们的寒暑假的基本模板。
其实,我们这一代,大多数是没有幼儿园的记忆,因为生下来,早早地断奶,交给乡下的爷爷奶奶带到七岁,进城读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下的人气是很旺的,不像现在都是空心化的。我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玩耍,尤其是夏天,时最惬意的季节。但是夏天也是最难过的日子。
夏天可以在田里、水沟里抓虾摸鱼钓麻拐(青蛙);可以吃到新鲜的黄瓜、菜瓜。嫩嫩的长豆角,可以生吃,甜甜的;山上也还有一些植物的花果根茎用来咀嚼,贪婪地吸食着根茎中的那一点点甜味。这一些列的塘里田里山里林中的活动,自然会因为一身泥,一身汗,还不会自我净化身上的污泥浊水,最后,皮肤划破,长疖子,最轻的也是一身痱子。我就是一个爱长痱子的熊孩子。
好像现在的孩子都没有长痱子的了,那个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有痱子,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我身上的痱子,大概是可以打赤膊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旺盛时期。最开始是一个个像小米大小的亮晶晶的小水泡,再大的有高粱米大小,这亮晶晶的小水泡,用手指一剂,有时伴随一种突破感还有一点点声音,还是晚上乘凉中午乘凉的一种小游戏,就像是猴子在一起休闲时的互相捉虱子。
过了几天,日子就不好过了,亮晶晶的水泡痱子没有了,变成了红红的一片,向红色粟米一样,一堆堆的,有的还带着一点小脓包,这个时候身上就又发火烧的感觉,还有一点痒痛感,到了晚上睡觉睡到半夜会哭醒。爷爷奶奶彻夜拿着蒲扇给我扇风,也阻止不了那种又热又痛又痒的感觉。
奶奶属于的民间高手,有着许多的偏方治疗常见病与多发病。姑且不谈效果,就谈谈我的痱子与辣蓼草吧。
奶奶从田坎薅来一把辣蓼草,洗得干干净净,放到锅里煮了一锅辣蓼草水,一股淡淡的辣味在灶屋里飘逸出来。不知道奶奶要干什么。
太阳落山了,奶奶端出了给我们洗澡的大木盆(雅号脚盆)。不过这不是平常的半鼓形的浅脚盆,而是那种垂直的深脚盆。
辣蓼草故事(252+6+1)

奶奶把灶屋里的大锅里面的那一锅略带红色又有点黄绿色的辣蓼草汤倒入了脚盆。我一身脱得精光,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奶奶操作。她拽着我把我投放到了脚盆里面,哇,水温高于平常呢,有点烫,奶奶说“给你治疗痧菲子”。让我全身浸入辣蓼草水中,刚开始还不觉得,多呆了一下,全身的感觉更加火烫,更加痒痛,我噗的一声站立起来,嚎啕大哭,当然,没有忘记两只小手该放置的位置。溅了奶奶一脸的草药汤水,估计还进入了她的眼中。她一只手揉着眼睛,另外一只手没有忘记把我按入水中,爷爷手中拿着竹梢条子站在旁边为奶奶助威,我知道,那竹梢条子打在身上,比辣蓼草还要难受。我在水中放声大哭,时间在我的哭声中缥缈,从辣蓼草水中出来,赤条条的用清水冲洗一遍,那个晚上睡觉,睡着了,爷爷奶奶也睡着了。
第二天,奶奶还是那一锅辣蓼草水,我在脚盆边放肆抒情的哭了一大通,然后蹑手蹑脚进入了水中,这个时候变成了续续断端抽泣。
这样的情况在身上痱子减少以后,就停止使用,当痱子多了,又可以重来。直到进了城,到了暑假回乡,又会出现悲剧重演。当然是自己洗了。
看见了辣蓼草,幼年童年的记忆浮现。奶奶已经不在了,她在十六年前已经去世。辣蓼草的记忆,也是对奶奶的一种缅怀吧!!
下载一点颜值高的辣蓼花,结尾!!!
辣蓼草故事(252+6+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