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毕业季(294+48+3=345)

(2016-12-20 00:59:40)

们的毕业季

 

两天没有作文了,周六在东院继续陪着孩儿们手术,下午赶到邵阳,应龙主任的邀请,参加邵阳的泌尿外科学术年会,下午赶回衡阳,晚上,挑灯夜战,做了两台肾脏移植。今日一天的会议。

既然世界末日没有来临,那就继续吧。

一九八五年,我从衡阳医学院毕业了。当年的毕业就业采用的是分配制度。这个方式现在回想起来也有意思。至少是我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临床实习。现在的实习生,忙于考研,最后一学期还要找工作,我们的工作可以说是国家负责,自己操心没有用。

分配总原则:哪来哪去。

当时的毕业去向有几大类:

1:考研,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因为全年全国也招收不了几个研究生,好像只有4万余人。我们80级毕业生也就只考起了几个人,1%的比例吧。1989年,我考华西研究生,那么大的学校,有医学院、药学院、公卫学院、口腔学院、基础医学院、外语学院、法医系等,最后录取才只有56人,泌尿外科只有我一个人。不像现在,出入皆博士,往来无学士。

2:入伍,当时部队有四个军医大学,我们作为地方院校的毕业生也只有几个人被录取到了部队,这都是西部的导弹基地等边远艰苦地区,还有武警的基层(支队卫生队)所以报名者并不踊跃。

3:省部属单位,这是分配中较好的,当然现在看来也不一定了,因为还包括一些厂矿医院。例如浏阳磷矿、岳阳石化总厂、长岭炼油厂等,有些当年我们眼热的单位的职工医院现在已经奄奄一息了。

4:留校,这是当时大家都比较认可的分配结果。当然这需要以成绩作为基础,学校选拔自己的学生留校任教,需要的是优秀毕业生,因此划分了留校成绩线。没有上线者当然没有机会。上线者通过学校组织的面试以后方能留下来。当然有些在当时认为不是太热的专业如:解剖学、医院的放射科、麻醉科可以单独划定留校线,也只能在此几个专业中选择。

5:回原籍进行二次分配。

当时的毕业就业工作是有着很高效率的。一般来讲在六月份毕业实习完成回校以后才开始,两周之内就会全部完成。这主要与大量的学生回原籍二次分配有关。要拼爹也在回家以后。总之来讲应该是较为公平的。

我当时要毕业了,较为纠结,当然回到我的实习单位原衡阳市二医院现在的衡阳市中心医院,应该是没有问题,我在那里实习当队长,表现也不错,科主任们都还认可我,加上自己的还有爹可拼。但是我更想留校任教,并且也上了线,大学教师当时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于是我报名留校,学校可选的是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与外科教研室(留附一),我最后选择了外科教研室,因为实习阶段我已经喜欢了外科。至于省部直单位我基本上没有考虑,因为作为长子,父母亲不希望我离开身边。

当年的面试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因为外科教研室是学员编制,也就是将我们是学院的人,在附属医院上班。附一原衡阳地区人民医院,1983年划为衡阳医学院的,没有教学师资。所以是学院编制。

面试的阵容在当时是豪华阵容,衡阳医学院的副教授们几乎是倾巢出动,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提了问,大家都很严肃,我这刚一进面试场地,作为老油条的我,都吓得双腿直哆嗦。幸亏外科的刘君毅老师提的外科休克问题我一下子就答了出来,自信心立马增强,所以接下来顺风顺水。

于是,我就成为了衡阳医学院的外科教研室的助教了。这一年,我23岁,1999年,我成为了南华大学的外科学教授,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了。

我觉得当年的就业我们没有压力,更是没有成本,两个星期定终身,不像现在,实行双向选择制度,甚至还要参照公务员考试,毕业实习在没有完成,就要忙考研、忙就业,东奔西跑,花费很大。每一次给这些晚辈们面试,哪怕是博士生,也必须奔走。看到尤其是那些东北西跑,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怀抱着制作成本高昂的简历,惴惴不安诚惶诚恐的样子晚辈们,心中产生一种特别的感觉,孩儿们好可怜,当不得已淘汰了,甚至还会有负罪感。因为有好多孩子,他们的大学时代已经耗竭了家庭的经济资源甚至是贷学金,透支了未来,还没有工作,就背上了债务。

这是时代的变迁,已经是常态,每个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与机遇,我们的享受与他们的享受也是有差异的。也不必过分怜天忧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