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医岁月--大学课程的回忆(289+48+3=340)

衡医岁月--大学课程的回忆
大学的五年,每周上课六天,每周课时在35节以上。医学的课程主要是死记硬背的多。尤其是形态学的东西。
我回忆一下大学五年的课程:
1-1:政治(中共党史)、物理学、化学、英语、生物学。这一期的课程除了生物学以外都是一些重叠性的课程。在这一学期,大家都有了高考录取后的一种轻松与释放。上课的兴趣都不大。加上大学管理与中学的管理的迥然不同。所以课堂上课的逃课现象不少见。
当然,逃课主要是在党史课,这也不怪,当时上课的老师一口方言,不像现在,教师证需要考普通话。老师抓逃课也只抓党史课的逃课,我们一个寝室曾经集体逃课,被老师们抓住了,开了批斗会,还写检讨,隔壁寝室的同学后来丐帮帮主解释逃课的理由最为奇葩,他那天躲在寝室睡觉,老师问题为什么?他说昨天晚上“被蠓子a(咬的意思)死哒”。挺有意思的。
不过后来可能是学校知道了学生逃课的原因还是老师自己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位当事老师自己调离了学校,离开了讲台,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去了。
但是那时候教学的条件双相不好,学校条件不好,学生的条件更差。
一个班30个同学,大概只有1~2人能够带手表,两个原因,一是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能够带得起手表,当然有些人带的起手表,也暂时不带,因为要评助学金,一旦戴了手表,嘿嘿,表哥、表姐,你还想拿助学金吗?一块上海牌手表,120元,一个月的工资,绝大多数的人只有3~40元。买手表,没有那么容易。别说个人,学校的条件也是简陋的,如何简陋?学校的实验室里面没有时钟,做实验,即时用的是节拍器来计时。
1-2:政治(中共党史)、化学、英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这一期是大学生涯中最为难忘的。
因为人体解剖学的课程。我们开始与人体标本打交道。骨骼标本还好,没有什么特别刺激气味。学到了软组织标本,那些人体器官都是在福尔马林中浸泡过的,好大的气味,熏得眼睛眼泪直流。并且最开始还有恐惧感。而解剖学又是最难的,人体206块骨骼,还有那么多的解剖结构,都要记忆。组织胚胎学实际上是两门学科。解剖学是从宏观了解人体,组织学是从微观了解人体这两门可是从事医学职业的最基础的课程,学不好,下一步是没有办法的。在这一学期,同学们都是十分认真地学习的。每天教室自习的位置都要先占领。晚上解剖实验室开放的时候,我们都是积极的去演习人体标本。最开始有些害怕,结伴而去,到了后来,胆子大了,也就一个人也敢去了。但是也有被吓的时候。
1981年五月底,快要考试了。周六的晚上,解剖实验室不开放了。那天晚上,我从门头上窗户翻入解剖室看标本,突然停电了,突然一阵惊恐涌上心头,这一下就把我吓得要死,我急急忙忙翻窗而出,越怕越乱,白大褂被一根钉子给挂住了,怎么拉也拉不动。我想起了鬼的故事,觉得自己是被标本鬼拉住了。拼命地往窗外一翻,终于爬了出来,但是白大褂已经被拉得稀烂。我一口气跑回了宿舍,目光呆痴,寝室的同学们又都到大礼堂看电影去了,这下可好,寝室也不敢呆,只好在操场上晃悠,等同学们回寝室了再回去,这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噩梦连连。
隔了几天,一个同学又从解剖室偷了一个颅骨标本回到了宿舍,晚上睡在床上看标本,不知不觉的睡着了,结果半夜翻身的时候,自己的脑袋被标本梗醒了,看到了骷髅那两个黑洞洞的大眼窝,吓得他大叫一声,从床上翻了下了,坐在地上直踹气,眼睛已经是茫然无神。
这个学期在我的大学中留下的影响是最深的一个学期。
2-1:政治(政治经济学)、英语、生理学、生物化学
2-2:政治(政治经济学)、英语、微生物、寄生虫、病理解剖学
3-1:政治(哲学)、英语、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公共卫生学
3-2:政治(哲学)、英语、诊断学、外科总论、流行病学
4-1-2:临床个专业学科的学习与见习,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的课程学习与临床见习,找到了穿白大关的基本感觉。我们特别喜欢到医院的病床边去见习观摩,那时候的患者都很友好,我们的临床诊疗学习,他们都能够积极予以配合。
5-1-2:临床生产实习,这是一个很值得记忆的时间段。我们年级的同学在衡阳市、郴州地区人民医院、邵阳地区人民医院、零陵地区人民医院实习。整个大学第五年都在医院实习,货真价实,同学们都很卖力。
当时的大学课程科目没有现在这么多,每周上六天课,就连周六下午都在上课,暑假45天到50天,寒假一般三周。现在的孩子读大学,课程科目多,每个学期的有效上课时间没有我们当时那么多,倒也真的难为他们了,就连我们当老师的,也都感到辛苦,有时候一天有十节课。医学生,从来都是辛苦的命。
今日两个院区手术,一台前列腺,老院的手术复杂,右腹膜后巨大肿块、右肾错构瘤、肾囊肿,一网打尽。